“孩子一定要富養(yǎng),,這樣將來長大了才不會被小恩小惠打動。 ”“錢可以再掙,,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當然要給他最好的。 ”對很多80后的父母來說,,無論家貧家富,,富養(yǎng)孩子甚至“壕養(yǎng)”孩子成為了很多家長的共識。昨日,,記者采訪了數(shù)名家長,,讓他們對每年在孩子玩具上的花費進行了一下盤點,結(jié)果卻讓很多家長咋舌,,原來今天三十明天五十的花費看起來不起眼,,一年下來卻可以輕松過萬元。
每年買玩具最少花3萬
在市民李女士家,,2歲的女兒有兩個大玩具柜,,從她還沒出生起,爸爸媽媽就開始給她買玩具了,。爸爸喜歡變形金剛,、高達,各種限量版的都往回收集,,“借著孩子的名義我也買點小時候夢想的玩具,。 ”李女士丈夫說,雖然孩子出生后大家都說女兒不玩這些,,但他還是執(zhí)著于收集玩具,,“誰說女孩不能玩機器人,我們要全面發(fā)展,。 ”
小姑娘的玩具包括一輛四輪驅(qū)動的奔馳玩具車,,無數(shù)的娃娃和積木,還有一個足以淹沒她的大球池……為了把她的玩具收納起來,,李女士特意置辦了大尺寸的玩具柜,,但即使這樣,家里還是隨處是玩具,,哪個撿起來都是價值上百元,。 “以前沒看過買玩具的花銷,,現(xiàn)在也不好查,因為有的是出國時候自己買的,,有的是朋友送的,,還有淘寶、微信群里買的,,如果不算奶粉,、衣服、游樂場這些花銷,,光花在買玩具上的錢每年不少于3萬元,。 ”
孩子沒開口玩具就到手
在6歲女生YOYO家,一個海信廣場買來的4000多元的兒童帳篷立在客廳中間,,里面扔著各種小玩具。YOYO平時會在這里過家家,??蛷d里一個12個箱子組合起來的玩具柜盛放的都是她的玩具,床下儲藏空間里也塞滿不玩了的玩具,。 “孩子已經(jīng)過了瘋狂玩玩具的年紀,,現(xiàn)在花銷少多了。以前每個星期至少買兩三個新玩具,,因為不斷有快遞員送來玩具,,孩子2歲的時候就會簽收快遞了。 ”媽媽孔女士說,,女孩要富養(yǎng),,一般孩子還沒開口說要什么,她早就先她一步想到并且買回來了,。
“現(xiàn)在有很多雜志教媽媽怎么挑玩具,,比如幾歲是什么敏感期,需要什么類別的玩具,,并且按照類別分好,,方便媽媽下單。 ”在孔女士的淘寶購物清單里,,記錄著她買過滑板車,、扭扭車、三種型號的兒童自行車,,小件物品則有練習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的串珠,、跳跳球、打地鼠機,。有一段時間女兒特別愛過家家,,她買了微縮的棉花糖機,、冰激凌機、玩具超市,、仿真收銀機,、玩具嬰兒車等等。女兒喜歡娃娃,,她就去迪士尼專賣店買各種公主造型娃娃,。幼兒園組織唱歌比賽,孔女士入手了全套蒙臺梭利音樂教具和一套舞臺表演的服裝,。
玩具背后的故事更有意義
相反,,1982年出生的柴小雪在孩子身上尤其是玩具上的花費一直很節(jié)制。直到現(xiàn)在,,在柴小雪的母親家里,,還保存著不少當年她玩過的玩具,其中的很多件,,柴小雪還記得背后的故事,。 “撥浪鼓是奶奶趕集給我買的,一個剩了一半的孫悟空面人是爺爺給我買的,,缺失了大半的積木是爸爸出差給我的,。 ”
現(xiàn)在柴小雪還記得自己是如何努力,才獲得了其中的那套積木,。 “爸爸要出差,,我哭著不讓他走,他跟我約定說,,只要我在家里好好吃飯,,孝敬爺爺奶奶,他就帶我最想要的積木回來,。 ”在之后父親出差的半個月里,,只有5歲的柴小雪每天認真表現(xiàn),最終得到了這套禮物,,她記得當初拿到禮物的快樂,。 “在我看來,每件玩具背后,,孩子付出的努力,、等待,家人與孩子的共同成長,,是比單純玩具的新奇好玩更有意義的東西,。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wǎng) 記者 趙黎 王曉雨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