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二代、富二代,、官二代,、小知識分子二代—四個不同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因為人生、情感等問題交織在一起,,命運碰撞后各自走向殊途—女作家連諫在最新小說《謝謝你一直都在》中,,講述了原生家庭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被撫養(yǎng),、成長的家庭。一般由父母,、兄弟姐妹或爺爺(外公)奶奶(外婆)組成,。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尤其是婚姻。
“四世同堂”“長幼有序”均是傳統(tǒng)中國人崇尚的家庭境界,,也因此,,中國人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尤其巨大,但原生家庭又絕非一個成年人逃避成長的借口,,如何逃避原生家庭的綁架,、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完這一生,是每個人需要學習的重大課題,。
“其實原生家庭對每個人的人生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但一定不是決定性的。如果說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起著決定性作用的話,,那么我們的成長就失去了意義,。”連諫說道。
寫了那么多故事,,其實連諫自己就是走出原生家庭最成功的案例,。
22年前,她叫連淑香,,是個只有初中學歷的小姑娘,,只身從高密來到青島打工,住一個月25元房租的蝸居,,最窘迫時身上只有7元錢,。如今,在“著名作家”的身份下,,連諫說,,以往那些做服務生、做售貨員的經(jīng)歷,,“都成了一種財富”,。
世界上最遠的路是捷徑
時代周報:你寫這個小說的契機是什么,?是什么讓你關(guān)注到原生家庭這個話題并產(chǎn)生興趣的?
連諫:這個小說原來的題目叫《家風》,。原生家庭是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叫法,,其實所謂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應該就是傳統(tǒng)所說的家風,。
我一直想寫一個家庭對人生成長的重要性,。每一個人在成長的時候,都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和學習,,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但這只是大多數(shù)人的一種愿望。一個人要從精神上改變原生家庭的烙印,,重建自己的人生格局,,需要非常大的精神能量,擁有這種內(nèi)心力量的人并不是很多,。
時代周報:你說懷著深深的恨意欽佩這本書的主人公林海特,,為什么對他會有這么復雜的情感?
連諫:林海特這個人代表了我自己的一些心聲,。我本身也是一個從社會底層走過來的人,,現(xiàn)在也沒有生活得多么高端,還湊合而已,。林海特有很多心思蠻像我的,,誰也不愿意仰仗,有一點自卑又有一點狂傲,,做事情的時候可能有一點不管不顧,,要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希望他的這一生是自己選擇的而不是別人期望的,。我覺得一個人的成功,,就是過上他自己想過的那種人生。
我寫這本小說的初衷還有一個,,我覺得現(xiàn)在有相當一部分年輕人蠻浮躁的,,老是怨天怨地,好像總覺得自己的生活過得不如意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這個社會不公平,,別人沒給他機會。比如我接觸過一些體制內(nèi)的年輕人,,遵從父母意愿,,考上公務員或者得到了一份看上去比較安靜的工作,但是自己并不喜歡,,只好一邊過著庸庸碌碌的生活,,一邊滿腹抱怨,。這沒有意義。
這部小說最大的看點是對年輕人的勵志作用,。我希望所有讀過我這本書的年輕人,,都能夠平心靜氣地回顧一下自己的人生,如果覺得自己的生活不是很如意的話,,想想原因是什么,?你為自己的理想曾經(jīng)做過什么?
世界上最遠的路就是捷徑,。不論是父母給的權(quán)力籠罩還是金錢傳承,,只要不是通過自己努力得來的,早晚有一天不是你的,。
道歉最多的人是孩子
時代周報:小說中的四個主人公都帶著原生家庭的影子,,比如官二代和富二代出生的高程程和俞大風就充滿了對權(quán)力和財富的欲望,最終也影響了他們的命運,。以你小說家的身份來看,,原生家庭對年輕人的影響真的那么巨大?
連諫:每個孩子出生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我不太相信家族基因的遺傳,倒是覺得各位家長一言一行的威力實在太龐大了,!一個年幼的孩子基本上沒有自己的世界觀,,他的一言一行和性格等,可能都是對家長的模仿,,是對家長期望值的迎合,。
當一個孩子很讓人討厭的時候,他的父母一定有問題,。咱們中國的老話說,,三歲看到老,小孩三歲的時候,,已經(jīng)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小小的自我,,性格怎么樣,基本上已經(jīng)定型,。
原生家庭對每個人的人生來說都很重要的,,但一定不是決定性的。如果說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起著決定性作用的話,,那么我們的成長就失去了意義,。每一個人的成長,就是慢慢去尋找真正的自己,,擺脫原來那個不好的自己,。
時代周報:如果不幸出生在一個價值觀有問題的原生家庭,,成人后如何避免被“綁架”?
連諫:從一個價值觀有問題的家庭出來的孩子,,就像一棵樹,,栽的時候已經(jīng)歪掉了,再想掰正,,需要付出比別人多十倍甚至一百倍的力量,。當然,要扶正自我之前,,首先要意識到存在的問題,,要客觀地認識自我,這其中,,關(guān)鍵是如何客觀正確地認識自我,,這一步太難了。
時代周報:現(xiàn)在,,你和你的先生組成了孩子的原生家庭,,平時會有意識地調(diào)整自己嗎?
連諫:我平時會很注意,。我很少跟我的孩子講大道理,,比如教他怎么去做人,怎么樣做是對的等,,我相信的是言傳身教,。父母本身就是孩子的榜樣,不需要去教他,。
到現(xiàn)在為止,,我道歉得最多的就是對我的孩子。中國人一般不愿意說對不起這三個字,,都好面子,,說對不起就意味著承認自己做錯了,承認錯誤就意味著自己的智商,、判斷力和對這個世界的客觀認知有問題,,但是對于我來說,我希望通過我跟孩子的道歉,,讓我的孩子以后活得不那么擰巴,,別死要面子硬撐著。
婚姻不講“門當戶對”是假象
時代周報:你之前的小說,,比如被翻拍成電視劇的《門第》,,加上這本《謝謝你一直都在》,都提到了婚姻中門當戶對的現(xiàn)象,門當戶對在現(xiàn)代人的婚姻中是否還應重視,?
連諫:當今社會,,大家好像都已經(jīng)自由戀愛了,男女人格都平等了,,戀愛不再像過去那樣講究門當戶對了,,但其實這都是假象。
過去的門當戶對都是擺在臺面上說的,,紅娘在做媒的時候會權(quán)衡一下兩個家庭是否門當戶對?,F(xiàn)在我們會覺得過去的人太赤裸裸了,但是想想現(xiàn)在吧,,其實只是通訊工具更發(fā)達了,,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去了解對方,不把門當戶對拿到臺面上說而已,。我覺得現(xiàn)在大家其實更講究門當戶對,。門當戶對有一定的道理,但一定不是真理,,幸?;蛘卟恍腋5幕橐龊烷T當戶對沒有絲毫的關(guān)系,就只與愛或不愛有關(guān)系,。
時代周報:你說過東方人的婚姻原則是“男人需要哄,,女人需要疼”,為什么這么說,?
連諫:這不僅是東方人的婚姻原則,,也是西方人的婚姻原則。男人這種動物和女人這種動物,,相對來說,男人都是比較要面子比較虛榮的,,希望在女人面前都是無所不能的,、像大樹一樣、像天使一樣的存在,,但現(xiàn)在是和平年代,,沒什么像戰(zhàn)爭這種大事能讓他們展現(xiàn)英雄的一面,,所以就需要女人給他們戴戴高帽,,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個大男人,這樣就會比較開心,。女人則是感情動物,,無論結(jié)婚還是談戀愛,基本上都肯定是想找一個能夠知冷知熱的人愛自己,兩個人相互扶持走完這一生,。
我前陣子看了一部意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在一個封閉的場景里,,三對夫婦和一個單身男人坐在一起,,發(fā)生了各種各樣的轉(zhuǎn)折,基本上探討的是人性情感,。不看這樣一個故事我也知道,,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男人和女人面臨的困境都是一樣的,,他們內(nèi)心對幸福愛情的期望值也是一樣的,。
時代周報:你說自己一直在嘗試轉(zhuǎn)變不同的寫作風格,下一部作品著力點會放在哪里,?
連諫:我希望改變一下自己的寫作風格,。2001-2008年之前,我基本上都在寫都市小說,,寫年輕人的感情故事,,慢慢地,這會有一種審美上的疲勞,,覺得沒有挑戰(zhàn)了,。2008年之后,我基本上比較專注寫家庭倫理類型的小說,,寫到現(xiàn)在也有七八年了吧,,寫得也有一種疲憊感了。
我覺得自己可以挑戰(zhàn)另外一種方式,,把關(guān)注的領(lǐng)域拓展得更寬一點兒,。下一部小說可能還是寫現(xiàn)代人的故事,但故事的背景可能不僅僅放置在一個家庭或兩個家庭里,,而是擴展至整個社會,,我希望盡可能通過個人命運的轉(zhuǎn)折,反映整個時代,?! ?/p>
時代周報特約記者 張晨露 發(fā)自廣州
[編輯:洛克]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