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你才小學生呢 作文可別玩套路
今天,,大周末“菁苗少年”版跟讀者第一次見面,。這個旨在“讓孩子們長見識、練筆頭”的版面,,你會看到成都商報小記者們的習作,、名師點評和活動預告。在版面之外,,每周還會有豐富的小記者采訪和實踐活動,,我們聚合社會各界資源,搭建小記者認知和接觸社會的平臺,。
讓我們一起為給孩子們感知這個城市,、這個社會提供更多的途徑和方式。
寫好作文,,難,。
恐怕每個人在讀書時都在作文方面有難忘的經(jīng)歷。遣詞造句有沒有引經(jīng)據(jù)典,,文章鋪排有沒有步步升華……久而久之,,作文似乎就有了套路。
不過對小學生來說,,剛開始學寫作文就有了套路味道,,這就不好了。來看看我們一些語文老師講述的小學生作文“套路”的例子吧,。
8歲小孩,,開頭就寫“在我的一生當中”
有些一、二年級的小朋友,,看了很多作文書,,增長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了套路的開場白和使用“高頻詞匯”,。
雙林小學的孟老師就深有體會,,不論什么作文,,有孩子的開頭總是這樣:“在我的一生當中,遇到很多事,,像星星一樣多……”“在我的一生當中,,想過很多人,像珍珠一樣多……”“在我的一生當中,,經(jīng)歷過很多磨難,,像石頭一樣多……”
“孩子,你的人生才剛開始,,哪來那么多經(jīng)歷和感悟?”每次遇到這樣的開場白,孟老師總忍不住感慨一句,。至于原因,,孟老師認為孩子們“范本作文看太多,沒有去認真觀察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思維局限了”,。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高頻詞匯”總會不分時段和場合地出現(xiàn)在孩子們的作文里,。比如:“眼眶濕漉漉”“眼睛紅彤彤”等,。其中,就有一年級孩子寫:我放學回家,,奶奶叫我寫作業(yè),,我眼眶濕漉漉地把作業(yè)寫完了。
看到這兒,,讓人想問:孩子,,認真完成作業(yè)為何那么委屈?難道是奶奶很兇,或者作業(yè)太難讓你寫哭了?
等了同伴6個小時,,只為守約去游泳?
小朋友的作文花樣百出,,有的為了完成作文,甚至不惜腦力編造故事,。某小學的鐘老師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那個單元講述的是“真誠”,,我布置孩子們以此為題寫篇作文。有個同學的作文內容是:一個炎熱的夏天,,兩個小伙伴約了中午1點去游泳,。其中一個小伙伴因為貪玩把時間忘了,沒去赴約,。到了晚上7點,,這個小伙伴突然想起約了人,匆匆忙忙去赴約,,發(fā)現(xiàn)同伴還在原地等待,。因此,,他覺得同伴很真誠,自己感到很內疚,。
鐘老師認為,,這篇作文,多半是編的,,“這是一個通訊發(fā)達的社會,,不是傳話靠吼、交通靠跑的年代,。這孩子難道不吃不喝,,站在太陽下暴曬6個小時,就為守約去游泳?”
鐘老師提醒,,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孩子在寫作文時,可以有想象力,,但不能夸大,,符合邏輯是最基本的。生活中要多觀察,,作文書籍可以看,,但思路要廣,不能被范文套路了,。
10多個孩子同時看到小男孩“讓座”
成都某小學一個班里有10多個孩子,,在同一時間發(fā)生了同一件事。教語文的張老師講述了自己的經(jīng)歷:
那天的作文題目是“高尚”,。第二天我收到的40篇作文里,,有十幾篇內容幾乎完全相同,大致內容都是:今天,,我在56路公交車上,,看到一個小弟弟給老人讓座,這讓我十分敬佩小弟弟的高尚品德,。
看完這些作文,,張老師只能毫不留情地寫下一段評語: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10多個同學看到了同一個小男孩給老人讓座,。孩子們,你們一定是看了同一本作文書吧,。拿回去重寫!
總有小賣部老板站了幾天等著退顧客錢
成都高新區(qū)某小學屈老師也講了一個關于命題作文的趣事:“有一次要求以‘真誠’為題寫篇作文,。那是學生們第一次接觸直接命題的作文,本來我也沒抱太大希望,結果收上來的作文還是讓我傻了眼,。”在屈老師收到的作文里,,全班接近一半的學生在作文中出現(xiàn)了一樣的套路。
作文的大概意思是:“有一天我去小賣部買零食(或者買文具)忘了找錢,,隔了兩天想起再去找老板,,發(fā)現(xiàn)老板拿著零錢還站在原地等我。啊,,老板真是一個真誠的人,。”有的學生為了凸顯小賣部老板的真誠,還會加入一些環(huán)境描寫,,比如在風雨中或者烈日下,。“老板難道不會打個傘?”“哪家小賣部的老板能站這么久?來辦公室給我說一下。”屈老師在評語中寫道,。
后來屈老師上網(wǎng)查了一下,,發(fā)現(xiàn)學生的套路跟百度出來的“真誠作文”搜索結果第一條果然一樣。屈老師提醒各位家長,,平時孩子寫作文時要積極引導,,不能直接在網(wǎng)上查或教孩子上網(wǎng)查,。
除了貓狗,,你們的生活還有別的樂趣嗎?
高新區(qū)的夏老師則分享了她在作文教學中的一次經(jīng)歷。“前幾天給學生留了一篇作文——你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樂趣,。上課時我就隨意舉了例子,,告訴學生比如養(yǎng)貓養(yǎng)狗之類的養(yǎng)寵物樂趣,結果同學們交上來的作文基本上全是養(yǎng)貓養(yǎng)狗,,不養(yǎng)貓養(yǎng)狗的就養(yǎng)小金魚或小烏龜,,反正全班都極其默契地統(tǒng)一了生活的樂趣——養(yǎng)小動物。”
夏老師表示,,這種作文本來是開放式的,,每個學生經(jīng)歷不同,寫出來的東西應該都不一樣,。“當時我只是隨便舉了個例子,,沒想到全班同學都直接引用。這一方面說明有些學生在寫作文時習慣性偷懶和不思考,,另一方面也看出大部分學生平時不太善于觀察,,到了寫作文時就沒有素材可用。”夏老師認為,,學生寫作文一定要多寫,,要善于觀察生活,平時可以先從日記入手,逐漸培養(yǎng)思考和寫作能力,。成都兒童團趙雨欣 陳興隆
菁苗筆談
小學作文,,怎樣解“套”?
■成都市同輝國際學校語文老師 李云霞
一年級寫話練習 :“觀察星空,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41份寫話,,其中17人寫天上的星星眨著眼睛,,12人寫星星像各種寶石,還有幾個寫北斗七星像勺子的,。一年級孩子天馬行空的想象呢?之前特地叮囑的“看到什么就寫什么”呢?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不由苦笑:作文套路深啊!老師還沒開始教套路呢,就先被學生套路了,。
回想這些年,,遇到的作文套路還不少。一寫媽媽,,打傘必淋濕自己,,半夜生病總是親自背孩子上醫(yī)院……媽媽們的智商在作文里總是不在線,難怪30多歲頭上長白發(fā),。紅領巾更是必備道具,,不管是上車讓座,還是退回多找的錢,,關鍵時刻總寫紅領巾必然高高飄揚等,。
這當然怪不得他們。想想自己當老師之前當學生時,,不也是這樣過來的嗎?而當年的學生,,而今的爸爸、媽媽們,,想必也沒少被套路過,。
一套傳一套,套路恒久遠,。
是什么把老師,、家長推向套路?這個問題太大,但簡而言之:一,、缺乏豐富的積累,。小學生年齡幼小,多數(shù)沒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也沒有大量時間在課業(yè)負擔外進行課外閱讀,,作文缺乏源頭活水。二,、 作文需要個性化的指導,。課堂內,人數(shù)多時間緊,老師不見得能從容施教,。課堂外,,家長限于能力,不一定能引導孩子個性化表達,。
套路可獲得眼前的一時之利,,卻扼殺了孩子長遠發(fā)展的靈性。小學作文,,不論誰套路了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有必要從自身的課堂實踐反思改進,。堅持批判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寫作實踐是底蘊,,通曉兒童心理,開創(chuàng)活動設計為臂助,,把小學作文上成動態(tài)的,、開放的。老師倡導真作文,,真表達,,以“真”為標準去引導孩子和家長。家長舍棄成人社會中的虛與委蛇,,不干涉不強加,,讓孩子從兒童的視角去觀察世界,體會生活,。當教師家長這些引導者舍棄了套路,,孩子們自然就會恢復不羈的個性本色,,那時,,誰又能套路誰?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