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爸爸說學天文不好找工作 他說,我要堅持夢想
杭州小伙因此進了美國名校,,最近還出了本書,,可以找來看看
最近,杭州圖書館,、寧波圖書館等都不約而同地向讀者大力推薦一本書——關于天文學的科普讀物《心閱星空》,。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名叫孫邦正的杭州小伙兒,,今年才21歲,。因為熱愛天文學,孫邦正被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錄取,,目前讀大三,。這是一所世界一流大學,出過2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38位普利策獎獲得者,。
說起來,在杭州學軍中學讀高中時,,孫邦正就算得上是名人了,。他是學軍中學天文社的創(chuàng)始人、首任會長,,還是杭州高中生天文社聯(lián)合會的創(chuàng)始人,。在高中期間,他就在天文學方面,,取得了大量觀測及社會實踐成果,,并以此為敲門磚,,成功拿到了美國名校的Offer。
這本《心閱星空》
原本是給天文社寫的教程
五六年前,,杭州乃至全國的高中興起一股天文熱,學軍中學的天文社也是那時候在孫邦正的牽頭下成立的,。
社團雖然成立了,,但成員們在天文方面的知識卻相當匱乏,相關書籍不多,。孫邦正于是便給同學們上課,,每次備課,都要查閱很多本書,,于是萌生了自己寫一本教程的想法,。
在高一結束的那個暑假,孫邦正開始動筆,,這才發(fā)現(xiàn)寫一本書是一件多么艱難的事,。“我發(fā)現(xiàn),自己對天文學的了解還非常不全面,,連大綱都列不出來,,只能一邊想,一邊慢慢地寫,。”
直到高中畢業(yè),,孫邦正才完成了這本書的第一版,只有可憐的87頁,。到了美國后,,他陸續(xù)修改補充,一直到今年3月才寫完了這本書,。
在申請美國高校時
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天文學
孫爸爸說,,兒子對天文學非常癡迷,家里堆滿了這方面的書籍,。“高中時他因為搞天文社,,經常出去觀測,學習成績受到影響,,從實驗班退到了平行班,,但仍樂此不疲。”
“我天文之路的起點,,應該是小學畢業(yè)那年,。”孫邦正說,那年7月,,長江中下游日全食,,這是他至今為止唯一一次觀賞到日全食,。絢爛的天文現(xiàn)象,讓他癡迷不已,。
高中畢業(yè)申請美國大學,,爸爸告誡孫邦正:“天文作為一項個人愛好是可以的,但不能作為學習的主業(yè),,將來工作會很難找,。”并建議他選金融專業(yè)。孫邦正選擇了妥協(xié),,報了金融專業(yè),,不過一定要把天文專業(yè)也加進去。
收到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天文專業(yè)的錄取通知書,,他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定就讀。
孫邦正說,,天文確實是冷門專業(yè),,但是自己非常喜歡。“我以后打算從事這方面的工作,,現(xiàn)在世界上研究天體物理的人非常少,,截止到2015年底,全美也不過6000人,,全中國僅有2000人,,所以人才需求是很大的。”
為了自己喜歡的事
內向的他沖到院士家求教
孫爸爸說,,兒子現(xiàn)在是美國著名天文學家Alexandre Lazarian教授科研團隊的成員之一,,Alexandre教授已經7年沒有收過本科生,但這次為了孫邦正,,破了例,。
“我也就是膽子大一點,給教授發(fā)了封郵件,,簡單介紹了自己,,然后教授正好缺人手,雖然我是本科生,,也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去試一下,。后來,教授覺得我的工作熱情一直非常高,,就讓我留在這個團隊里,。”孫邦正說,能跟在頂尖專家身邊學習,,他取得的進步是巨大的,。
孫邦正的這種“大膽”,,在國內時就顯現(xiàn)了出來。孫爸爸對記者說,,當時有好幾所美國高校錄取了他,,他自己對這些學校在天文方面的排名、教授水平等進行了分析,,并聯(lián)系了國內幾位天文方面的院士進行請教,。
“他給這些院士發(fā)郵件,得到同意后就背個包,,自己上門去拜訪。”孫爸爸說,,兒子看似內向,,但在天文方面一直有股不放棄的韌勁。
本報記者 梁建偉
[編輯:乒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