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述祖刺宋后逃到青島避難 回上海討債時被宋教仁兒子抓住
德國老照片中的觀川臺
山東畫家周至元畫的觀川臺
刺宋案發(fā)生后,,全國輿論一片嘩然,。等到案件基本破獲,幾個主要案犯反而離奇死亡了,,先是武士英,,他在獄中吃了應(yīng)桂馨派人送來的幾個饅頭,之后暴斃身亡,,再是趙秉鈞,,1914年 2月,趙也突然病逝,。時人說趙是被袁世凱毒殺的,,但這沒有證據(jù),僅憑個人喜惡就把罪名往袁世凱頭上扣,,不足為信,。只有洪述祖和應(yīng)桂馨二人安然無恙,他們逃到了青島,,在此安居樂業(yè),。然而天道好還,逃到青島的洪述祖就真的一順百順了嗎?當然不可能,,他的下場恐怕是這幾個人中最為悲慘的,。
自稱觀川居士,住嶗山養(yǎng)花喂魚
應(yīng)桂馨被捕后,,洪述祖被供出,,當巡捕去逮捕洪述祖時,他已經(jīng)來到了德國人統(tǒng)治下的青島,。因為青島在德國人統(tǒng)治之下,,中國政府無權(quán)干涉,因此,,洪述祖在青島度過了一段悠閑的時光。
洪述祖攜家?guī)Э趤淼角鄭u后,突然發(fā)現(xiàn),,這里真是一處休養(yǎng)生息的好去處,。山清水秀,氣候宜人,。在全國上下一致譴責袁世凱,,要求徹查“刺宋”案,將元兇繩之以法的強烈呼聲中,,袁世凱指使司法部發(fā)出“通緝令”,,要求引渡洪述祖。德國駐華公使照會外交部,,竟言“中德并無引渡條約,,勢難辦到。”有了德國殖民者的庇護,,洪述祖氣焰囂張,。1913年5月3日,他公然發(fā)出通電,,稱宋教仁“借政黨內(nèi)閣之名,,以遂其植黨營私之計。”針對上海報紙報道的“鐵證”——巡捕房查獲的他與應(yīng)桂馨來往函電中有“毀宋”等語,,他辯解說:“毀宋僅欲毀其名,,并無奪其生命之意,何得認為謀殺之證據(jù)?”
魯勇先生稱,,洪述祖來到青島之后,,最初居住在湖南路,他的對門就是原晚清兩江總督周馥,,“這些遜清官員對袁世凱恨之入骨,,聽說洪述祖是袁世凱的心腹,對他也是痛恨有加,。周馥出門遇到洪述祖往往視而不見,,其他的遜清遺老也是如此。”后來袁世凱派人送來金錢,,勸洪述祖“韜晦”,,于是他在青島郊區(qū),嶗山腳下的南九水買了一塊地皮,,建了一座別墅,,起名觀川臺,自稱觀川居士,,書齋題為“六月息”,。他倒是聽袁世凱的勸,,在南九水的觀川臺宅院種菜,在池塘養(yǎng)魚,,在院子外面還買了種有梨樹的果園,,一副不問人間世事的姿態(tài)。
然而好景不長,,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1914年8月23日,日本對德國宣戰(zhàn),,11月7日,,駐青島的德國軍隊戰(zhàn)敗投降 。與德國殖民者相比,,日本占領(lǐng)軍對他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1915年,日本人將洪述祖一家趕出了“觀川臺”,,“觀川臺”隨即變成為日本占領(lǐng)軍服務(wù)的料理店(即飯店),。事后多年,洪述祖的兒子還回憶道:“日本人的拿去,,是毫無道理拿去的,,是利用武力拿去的。有一年,,據(jù)說因為料理店的營業(yè)并不起色的緣故,,日本人曾經(jīng)要我父親贖回,只需我父親貼他六千元的損失,,我父親不愿花錢去買那本來屬于自己的東西,。”
伴隨著別墅被外人劫走,第二件倒霉事就是袁世凱死亡,。袁世凱在世時 ,,經(jīng)常接濟洪述祖,等到袁世凱一死,,洪述祖的靠山徹底消失了,,他開始度日艱難。為了謀生,,洪述祖開始經(jīng)營實業(yè),,“他與一名留在青島的德國人合股做生意”,結(jié)果,,德國人在欠了洪述祖不少錢的情況下去了上海,,洪述祖這下子坐不住了,他決定去上海討債,,可沒成想,,他這番討債,,不光債沒要到,命也搭了進去,。
其實在此之前,,洪述祖就已經(jīng)預(yù)感到自己好景不長,。還是在1914年,,住在青島的德國傳教士衛(wèi)禮賢就曾經(jīng)接觸過洪述祖,當時日本要進攻青島,,洪拜托衛(wèi)禮賢給他弄張出逃的船票,,衛(wèi)禮賢回憶他見到的洪述祖時稱:“他簡直就是一幅被憤怒折磨著的罪惡良心的活畫面 。他眼里看不到任何人,,干燥的舌頭不斷舔著干裂的嘴唇,,徒勞無益地想使它們濕潤些……他到我那兒來,要我給他搞張船票,。我問他難道不覺得在青島更安全一些嗎?他說他倒不那么認為 ,。他已經(jīng)為各種可能發(fā)生的情況做好了準備。”
跑回上海被宋教仁兒子抓住
為了向德國人索要欠款,,1917年,,洪述祖化名張皎安來到了上海。魯勇先生在《遜清遺老的青島時光》一書中稱:洪去討債,,但德國人不肯給,,為此,洪一紙訴狀告到了法租界的巡捕房,。巡捕房讓洪述祖去講明情況,,出門時恰巧冤家路窄,碰到了宋教仁的兒子宋振呂和宋教仁的秘書劉白,。“二人一見洪述祖扭住不放,,重進巡捕房,說:‘你不是什么張皎安,,而是洪述祖,。’于是洪述祖就這樣被轉(zhuǎn)送到上海法院。”
當年宋教仁被刺正是在上海,,因此上海還有四年前因洪述祖,、應(yīng)桂馨潛逃的舊案宗,于是時隔四年之后,,刺殺宋教仁一案被重新審理,,雖然洪述祖多次上訴,但時勢已經(jīng)不同,,當時反帝愛國運動轟轟烈烈,,全國輿論一致要求嚴辦洪述祖,,加上洪述祖的靠山袁世凱已經(jīng)不在 ,新一任的總統(tǒng)黎元洪最終沒有留下洪述祖的性命,。在確鑿的證據(jù)面前,,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北京地方法院開庭審判此案,,判處洪述祖無期徒刑,。他認為判刑過重,提起上訴,。北京高等法院于1918年12月12日宣布維持原判,。刀筆吏出身的洪述祖卻百般狡辯,向北洋政府的最高法院——大理寺提起上訴,,此時 ,,宋教仁的兒子宋振呂在國民黨人的幫助下也向北京高等檢察廳提出控告。1919年3月27日,,北洋政府大理寺被迫終審判決洪述祖死刑,。1919年,洪述祖以主謀殺人罪被判處死刑,,而他的死刑也是民國歷史上第一例絞刑,。
民國第一個被絞的犯人
民國的歷史上有很多的第一個,洪述祖很不光彩地成為其中的一員,,他是第一個被絞殺的犯人,。自民國廢除《大清刑律》后,不再以斬首處決犯人,,而是效法西方施行絞刑,。當時政府從歐洲購進行刑的絞機,監(jiān)獄當局先用動物做了實驗,,“均甚得法”,,于是洪述祖成為了以身試法者。
洪述祖畢竟是有些文人風骨的,,雖然他主導(dǎo)了刺殺宋教仁一事,,但臨死之前,他更多的還是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據(jù)朱德裳《三十年聞見錄》述,,當時高等檢察廳獄官某與洪述祖相善,聞判絞決,,泣告述祖,。洪述祖問道:“行刑是哪一天?”獄官說:“明天早上。”述祖說:“為我呼妾來,跟她作別,。”當時小妾趕到后自然是泣不成聲,,但述祖卻安慰她曰:“不要這樣!死生,命也,。”隨后他還援筆書一聯(lián)云:“服官政禍及其身,,自覺此心無愧怍;逢亂世生不如死,本來何處著塵埃,。”又看了一眼獄官說:“本來還想為君一評星命,,現(xiàn)在看來是可以了。”獄官欷歔流涕,,但洪述祖卻泰然自若,。
洪述祖在行刑時的慘狀我們就不過多描述了,,因為他身體過于肥胖,,絞刑之后,他的脖頸斷裂,,鮮血大量涌出 ,。還有一則記錄頗為蹊蹺,據(jù)稱,,洪述祖在臨刑前大呼:“殺宋教仁,,我是執(zhí)行袁總統(tǒng)的命令,何罪之有呀!”按照朱德裳的記述,,洪述祖當是不懼死亡之人,,因此臨刑前似乎不該說出這番話,而且果真這樣說,,則袁世凱為刺宋主謀當是板上釘釘,,后人也無需猜測了,因此此說不可信,。據(jù)洪述祖堂妹洪三華說,,洪死后由其妾徐氏抱置懷中于頭頸間縫了五針。洪述祖在獄中時曾有遺命,,囑死后棺木不得逾百元,,著僧服為殮,歸葬于常州五奎橋祖墳,,并囑長子洪深不必棄學回國奔喪,。鳥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洪述祖因為政治喪命,,但在臨死之時的遺命如此真摯,也許是他的一點懺悔吧,。
值得一提的是,,1927年4月24日,,38歲的李大釗與另外19名國共兩黨的高層人士,經(jīng)張作霖,、張學良父子控制下的北京軍政府軍法審判之后,,與洪述祖在同一個絞刑架上被執(zhí)行絞刑,其罪名是“和蘇俄里通外國”,,歷史上的這種巧合讓人讀來唏噓不已 ,。
[編輯:蘇青]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