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芳先打日軍碉堡很有一套他的兒子是高華柱
“高芳先等人從日本憲兵隊越獄而出 ,,這一消息迅速傳遍青島,,極大鼓舞了抗日隊伍的士氣。”魯青抗戰(zhàn)史研究專家張成先生對城市信報/信網(wǎng)記者說,。
青保隊伍日漸壯大,,日軍也越來越把高芳先所率領(lǐng)的青保視為心腹大患。他們在交通要道修筑碉堡,,在飛機掩護下進行掃蕩,,甚至修建鐵路,派兵以班,、排為單位逐個占據(jù)嶗山的重要山頭,,妄圖消滅抗日力量。高芳先以奇襲,、攻堅,、穿插、轉(zhuǎn)移等方式,,固守嶗山,,直至日本投降。
炸碉堡,、闖市區(qū),,如入無人之境
越獄成功的高芳先并沒有直接回嶗山。和他一同越獄出來的戰(zhàn)友趙書堂在《高芳先將軍嶗山抗戰(zhàn)紀實》一文中記述,,高芳先從滄口向李村方向跑,,想去找一位老朋友,暫時躲避,。因為正值凌晨,,家家大門緊閉,正在尋找的時候,,日軍的探照燈亮了,。此時已近拂曉,日本人全部出動,,在滄口,、李村一帶挨戶搜查。當時正值冬天,,身材魁梧的高芳先一身單軍服,,異常惹眼,,加上體力不支,只好潛入一蘇姓居民的家里,。在那里藏了幾天,。
1942年12月7日,青保政治主任葛煥斗聽說高芳先藏在居民家里尚未脫險的消息后,,靈機一動,,趕印了很多標語,上寫“歡迎高大隊長脫險”“高大隊長脫險歸來是日本失敗的征兆”等,,滿城張貼,。日偽勢力看到后,認為高芳先已回嶗山,,也就停止搜查,。高芳先于是寫信,請老百姓送到戴家上流交給他同學(xué)戴明存,,然后轉(zhuǎn)送青保,。到12月9日晚,高芳先被青保隊員接回嶗山,。
王溥霖在《青島保安旅長、警察局局長,、保安隊總隊長高芳先將軍》一文中稱,,高芳先躲藏的村莊就是曉翁村(另一種說法為鹽灘村)。另外還有人說,,掩護他的村民叫蘇有名,,后來高芳先還和他拜了把兄弟。這次越獄成功的消息,,由青島市政府上報當時的國防部,,頒給高芳先海陸空軍甲種二等獎?wù)乱幻叮髞砜箲?zhàn)勝利后,,青島市長李先良還在江蘇路給他舉行了頒獎典禮,。
1943年,隊伍擴編為青島保安總隊后,,抗日力量更為壯大,,強盛時達5000余人。李先良在《悼念抗戰(zhàn)八年青島保安總隊長高芳先將軍》一文中稱:“自我坐鎮(zhèn)嶗山之后,,敵人獲此消息,,不斷以陸空海配合掃蕩,將嶗山四周的山區(qū)要隘,,構(gòu)筑碉堡據(jù)點,,留兵據(jù)守,,意欲限制我方活動,逐步消滅我們的勢力,。”打據(jù)點和碉堡的任務(wù),,自然落在了高芳先身上。
高芳先打碉堡是很有一套的,。魯青抗戰(zhàn)史研究專家張成說,,《嶗山之獅》一文講述了他的手段:正在修建的碉堡,往往只有一兩個日本兵當監(jiān)工,,于是高芳先派稍通日語的士兵,,冒充民工,找機會與監(jiān)工的日本兵搭訕,,出其不意,,將其打死,然后拎槍就走,。而對那些已經(jīng)建成的據(jù)點,,或運用內(nèi)線,潛入其中,,拿走槍支彈藥,,將其炸毀;或采取攻堅,找一具棺材,,上面蓋上濕棉被,,下面裝上四個輪子,人藏在棺材下面,,一點點靠近碉堡,,然后用炸藥將碉堡炸飛。這種經(jīng)過改裝的棺材被叫做“嶗山坦克”,,看起來模樣可笑,,但也是血淚換來的經(jīng)驗。
而且,,青保也并非一味退縮在嶗山里面,,而是經(jīng)常在市區(qū)行動。在其他軍隊因為日寇的封鎖而缺衣少糧時,,青保則通過搶市區(qū)的日本工廠來獲取布料和糧食,,制成整套的卡其布軍服,吃上大米白面,,還時常捕捉海鮮改善生活,。
高芳先還指揮青保的便衣攻打市區(qū)的臺東警察分局、大港車站警務(wù)段,、四方警察所和海西警察分局都曾遭其攻擊,,殺傷眾多日偽軍,,也打出了氣勢。
有人會覺得奇怪,,市區(qū)哨卡林立,,封鎖嚴密,青保是怎么混進去的呢?《嶗山之獅》中稱:凡是青保隊員進出哨卡,,駐守的偽軍不加盤查,,故意“放水”的,事后都會給他們大量鈔票;而企圖阻攔,、表現(xiàn)出敵意的,,事后也一定大刀伺候。這一招威力無窮,,所以青保隊員進出市區(qū),,如入無人之境。
敵兵壓境,,高芳先誓與嶗山共存亡
據(jù)李先良記述,,通過登瀛戰(zhàn)役、柳樹臺戰(zhàn)役,、大嶗戰(zhàn)役等攻堅戰(zhàn)之后,,日偽軍的重要據(jù)點被一一拿下,而剩下的沙子口,、張村,、下河等次要據(jù)點,日偽軍也不敢不再據(jù)守,。于是,封鎖被漸漸打開,。而且,,從1943年開始,有渡貫峰作等日本軍人向青保投降,。根據(jù)青島市檔案館的材料,,這個渡貫峰作還是日軍的一名上士。
張成說,,高芳先率領(lǐng)的青保中,,還有其他國籍的人員,如朝鮮人,、俄國人,,甚至還有流亡青島的猶太人,這支部隊一度被人稱為“多國聯(lián)軍”,。
在李先良看來,,這是青島市民“抗戰(zhàn)最有聲有色之時期,,但亦引起敵大本營東京軍部之注意。”東京軍部命令青島的日軍制作徹底消滅嶗山抗日力量的計劃,。
此時已是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戰(zhàn)場上失利,他們擔心美軍會將青島作為登陸的地點,,所以要求盡早消滅青保,。1945年4月,駐李村的日軍“黑須部隊”百余人,、便衣十余人,,進犯青保登瀛防地,遭迎頭痛擊,,血戰(zhàn)六小時,,幾乎將其全部殲滅,而青保只陣亡七人,。此戰(zhàn),,高芳先指揮青保將敵人誘入一個石洞之中,然后封鎖洞口,,往里投擲手榴彈,。而后在洞口點火,用濃煙將其熏出,,加以伏擊,,大獲全勝。
這年4月,,日軍出動陸軍第五混成旅七八千人大舉進犯嶗山,。這一次不是像以往那樣掃蕩之后就撤走,而是長期進駐山里,,先把北九水,、大嶗等地占領(lǐng),從女姑口到大嶗修建鐵路,,作為運送軍事物資之用,。然后,派日軍以一個班,、一個排為單位占領(lǐng)各個重要山頭,,搭蓋帳篷,日夜駐守,,這樣逐漸向東步步為營推進,。目的是把青保壓迫到海邊一帶,逼到無路可走之后,予以消滅,。
這種穩(wěn)扎穩(wěn)打的戰(zhàn)略的確給青保造成了極大威脅,,尤其是山里的糧道被截斷,這點最為致命,。李先良這時表態(tài),,部隊與嶗山共存亡,寧死不撤,,不成功則成仁,。他問高芳先是什么看法。高芳先支持李先良,,他說:“我們還能堅持半年到一年,,趁這段時間,可以先儲存一些地瓜干,,藏在石頭縫里當糧食,。還可以在深山石壁和密林當中,蓋起一些茅屋,,作為辦公的總部,。假如日軍把村莊和山中險要之處都占領(lǐng)了,咱們?nèi)匀豢梢园滋觳卦谏窖?,晚上出來打游擊,,化整為零潛入市?nèi),通過襲擊敵人來獲取物資,,同時也可以延緩他們進攻步驟,。”
當時,青島市政府暫時設(shè)在華嚴寺,,李先良和高芳先做了這番事關(guān)生死存亡的商議之后,,他們遙望波濤洶涌的黃海,離此不遠處便有一座小島,,名為田橫島,。兩個人決心死戰(zhàn)到底,效法田橫寧死不降,。經(jīng)過一番艱苦的斗爭之后,他們接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李先良在文中感慨:“我們成功了,,不需要做烈士給后人憑吊了。”
據(jù)青島地方史專家辛兆山統(tǒng)計,,青保與日偽軍僅有具體記載的戰(zhàn)斗就多達78次之多,。李先良的說法是“大戰(zhàn)80余次,小戰(zhàn)200余次”,。而今終于迎來了勝利,。
高芳先之子是高華柱
抗戰(zhàn)勝利之后,,1945年9月13日,青島保安總隊隨國民黨青島市政府進入市區(qū),。李先良任青島市市長,,和沈鴻烈一樣,他也兼任青島國術(shù)館館長,,高芳先則當了副館長,。同時,高芳先還擔任青島市警察局局長,。島城著名文史專家魯海先生說,,青島市保安總隊隊部就設(shè)在江蘇路17號,高芳先住在江蘇路12號“二提督樓”,。據(jù)說,,在這一時期,高芳先還和一位美國人過招,,贏了對方的美國小吉普車一部,,在全國傳為佳話。
1948年10月,,青島保安總隊改編為青島保安旅,,高芳先任該旅少將旅長,駐守即墨城東至鰲山衛(wèi)一帶,。1949年6月,,國民黨從青島敗退,高芳先率部下從青山,、黃山一帶的海灘上搭乘大批漁船,,然后轉(zhuǎn)乘輪船撤至臺灣。
魯青抗戰(zhàn)史研究專家張成先生對城市信報/信網(wǎng)記者說,,高芳先的部隊大多是嶗山子弟,,并非蔣介石的嫡系,而且他本人也不是軍校畢業(yè),,沒有高學(xué)歷,,所以在臺灣并未受到重用。1950年春,,高芳先的部隊改編為陸軍九十一師,,他任師長,原有官兵照舊,。然而沒過一年,,部隊就進行改組,從師長到團長、營長一律換人,,高芳先被任命為五十軍副軍長,。不久,他就主動提出申請退休了,。
張成先生稱,,關(guān)于高芳先的退休,李先良很替他抱不平,,因為“副軍長是額外的”,,在五十軍中并沒有這個編制,高芳先想去軍校也沒有成功,,所以只好退休,。此后,高芳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傳授國術(shù)上來,。先后被臺中體育??茖W(xué)校、東海大學(xué)及臺中市的一些中小學(xué)聘任為國術(shù)教授,,并在公園設(shè)場,,學(xué)生遍布臺灣省。按李先良的說法,,高芳先在臺中體育??茖W(xué)校教拳只按小時收費,收入不如一個工人,。不過,,高芳先并沒有抱怨。另外,,高芳先非常好客,、愛面子,朋友多,,紅白帖子也多,,而收入并不高,所以這讓他的夫人矯珍玉很苦惱,。高夫人甚至一度為此傷心落淚,。
1980年10月23日,高芳先去世,,享年66歲,。高芳先、矯珍玉育有三子一女,,其子高華柱為臺灣著名人士,曾任臺灣“國防部長”。城市信報/信網(wǎng)記者 王學(xué)義
《發(fā)現(xiàn)青島》手機版
發(fā)掘人文底蘊,,重現(xiàn)歷史真相,,采集民間故事,揭秘懸案遺蹤,,在這里可以暢讀青島的古今傳奇,。《發(fā)現(xiàn)青島》推出手機版,,可隨時隨地閱讀,,手機訪問網(wǎng)址http://faxian.qdxin.cn/。也可掃描二維碼查看,。
[來源:信網(wǎng) 編輯:每皮]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