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12月16日發(fā)布了《關于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對高考進行改革,,這個消息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而由高考變化導致的高中教學方式的變化就是其中一個焦點。
由于《意見》中表示,,從2017年開始全國都將開始高考綜合改革,,即在高考中實施語文、數(shù)學,、外語3門學科全國統(tǒng)考,,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學科任選3科的考試成績。
因此不少教育領域的從業(yè)者以及專家都認為,,今后高中很可能將采用“走班制”進行教學,。那么“走班制”到底是怎么回事,與目前的教學方式有何不同,。
記者從日前在長春舉行的“2014普通高中生發(fā)展指導高端論壇”上了解到,,目前浙江省已經(jīng)在全國率先試點高考改革,部分浙江的高中從2012年開始便在實際教學中實行了走班制,。從浙江高中實施走班制的情況看,,實施走班制的學校在校內(nèi)也進行試點,即一部分班級實行走班制,,另一部分班級則仍實行傳統(tǒng)的固定班級教學模式,。
從試點的結果看,有學校表示在期末考試測驗中,,走班制學生的平均分要高于傳統(tǒng)班級學生的平均分10分,,說明走班制更有利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雖然不同的省份,甚至不同的學校都可能實行不一樣的走班制教學,,但是走班制總會有一些基本的模式不會改變,,就像目前的固定班級教學模式,都是相同的一群學生在同一間教室一起學習3年,。
實際上,,走班制并不稀奇,這樣的教學制度在西方國家已有很長的歷史,,中國的大學教育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視之為走班制,。相比傳統(tǒng)的固定班級教學模式,走班制不會把學生固定在一個教室,,或根據(jù)學科的不同,,或根據(jù)教學層次的不同,學生在不同的教室中流動上課,。
走班制還會把學生的興趣放在一個更加突出的位置,,即學生可以選擇一個自己更有興趣的學科學習,或者選自己更加欣賞的老師來聽課,。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的學生將不再有一個固定的班級,一群朝夕相處的同學,,也沒有了那個歌聲中的“同桌的你”,,甚至班主任也消失了。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