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李滄區(qū)政府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正式啟用。該站首批安裝58個充電終端,,數(shù)量在青島市所有安裝汽車充電設備的政府機關中居首。充電終端試用成功后,,下一步將在李滄區(qū)各個商圈和步行街以及繁忙道路兩側安裝,,滿足未來新能源汽車充電需要。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wǎng) 記者 宋新華
防水耐壓“個頭”迷你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李滄區(qū)政府大院,,工作人員已經(jīng)在大院停車場部分停車位的尾端安裝了一個金屬小盒子,盒子上方印有二維碼以及電樁型號,。據(jù)介紹,,這是車擋式充電終端與傳統(tǒng)的充電樁不同,這些充電終端取消了“高大”的充電樁,,充電槍和電線全部內(nèi)置在盒子內(nèi),,并設置了自動回彈裝置,外觀無任何電源接口,,無需占用停車面積,,既避免碰撞又防止碾壓。
“市民在充電時,,只需打開金屬盒子,,拿出一個類似油槍的充電插頭,插到一臺電動車的充電口開始充電;汽車接入充電槍之后,,通過手機掃描終端上的二維碼,,能夠顯示電價等信息,確認后可立即充電,。 ”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如何使用這套系統(tǒng),,而當充電頭拔下之后,充電會立即停止,,而充電樁上也不再帶電,,安全性非常好。 “這種充電樁除了外殼很硬外,,它還防水,,不怕雨淋和水淹,,可以讓市民放心使用。 ”青島特銳德的技術工人告訴記者,。
最快充電僅1小時
據(jù)李滄區(qū)政府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充電終端是由青島特銳德汽車充電有限公司免費安裝,首期安裝58個,,數(shù)量在青島市所有安裝汽車充電設備的政府機關中居首,。其中包括54個慢充電樁,充電時間為5~8小時;4個快充電樁,,充電時間為1小時,。
“用戶用手機APP掃終端上的二維碼充電,在未來充電系統(tǒng)配備的手機APP上,,還可以查詢,、導航附近可用充電站、汽車充電狀態(tài),,并可實現(xiàn)預約充電時間,、充電度數(shù),利用低谷電充電等功能,。”青島特銳德汽車充電有限公司營銷經(jīng)理懷浩升說,。
150公里耗15元電費
記者從青島市交警部門獲悉,青島目前已有將近1000輛新能源汽車掛牌上路,,以前多數(shù)是新能源公交車掛牌,,現(xiàn)在私家車主為新能源車掛牌的情況越來越多了。相比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在成本上要便宜不少,,新能源汽車在成本上可節(jié)省60%,后期保養(yǎng)可節(jié)省80%,。以北汽一款新能源汽車為例,,該車電池容量25.6度電,最長行駛里程數(shù)大約為150公里,。按照目前電價計算,,150公里只需消耗約15元的電費。如果是燃燒93號汽油的汽車,,跑150公里需100元左右,。從行駛成本上來看,新能源汽車的能耗成本約是傳統(tǒng)汽車的1/7,。
另據(jù)悉,,青島將逐年擴大新能源汽車購買規(guī)模。 2014年至2016年,,市直及市南,、市北和李滄三區(qū)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總量的比例不低于60%,其他各區(qū)(市)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總量的比例不低于30%,。同時,,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加強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保障充電需求,,建成與使用規(guī)模相適應、滿足新能源汽車運行需要的充電設施及服務體系,。充電接口與新能源汽車數(shù)量比例不低于1:1,打造“5公里充電圈” ,。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