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感動市北”十佳道德模范頒獎
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市北區(qū)涌現(xiàn)出了許多凡人善舉,,他們?yōu)槿鐣淞⑵鹆艘蛔赖碌臒羲?月29日上午 ,市北區(qū)召開全區(qū)“創(chuàng)新突破年”活動動員暨黨建工作會議,,11位“感動市北”十佳道德模范和1個“ 感動市北”道德模范群體獲表彰,。
會上授予王鑫(已犧牲)、樊祥明,、張殿臣等十一人2015年度“感動市北”十佳道德模范稱號,,授予北大荒志愿服務隊2015年度“感動市北”道德模范群體獎。在這些受表彰的先進人物中既有全國“最美孝心少年”王薺悅,、中國好人“社區(qū)熱心人”李新琴還有感動青島促成上千對老年人的“公益紅娘”薛偉,、退休開辟事業(yè)“第二春”的公益宣講人于春山等。
據(jù)了解,,從去年10月份開始,,市北區(qū)委宣傳部在全區(qū)范圍內組織開展了2015年度“感動市北”十佳道德模范評選工作 ,經(jīng)候選人征集,、評委評審,、網(wǎng)絡投票等程序的遴選,11名道德模范個人及1個群體從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yè)奉獻,、孝老愛親五大類200多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近年來,市北區(qū)通過多種形式挖掘,、評選出了一大批來源于基層、扎根于基層的道德先模人物,,越來越多的人在道德模范的引領下,,成為新的模范 ,也影響著更多的人,,推動市北營造出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
于春山:退休人不休的老黨員
于春山,,男,,62歲,市北區(qū)“百姓宣講團”團長,。
走家入戶,,深入社區(qū)、樓院,、企業(yè),、學校,把話筒交給群眾,,把講臺讓給群眾,,把鏡頭對準群眾……今年62歲的于春山從工作崗位上退休后,又擔任起市北區(qū)“百姓草根宣講團”團長的工作,,帶領“百姓草根宣講團”其他成員,,編寫宣講提綱,制作多媒體,,進社區(qū)宣講近百場次,。他把黨的重大決策部署和中心工作融入到群眾日常生活中,處處宣傳“正能量”,。20多年來,,不管擔任什么崗位的工作,不管工作有多么忙,、多么累,,他都會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宣講活動,,至今已有920多場次,。
繁重的宣講工作背后還是于春山堅持不懈的學習,2014年當博士放開年齡限制之后 ,,已經(jīng)退休了的于春山考取了中國政法大學名商經(jīng)濟法專業(yè)的博士,,繼續(xù)學習。“我認為高校里面有最頂級的專家,,可以接觸到最前衛(wèi)的理論知識,,所以我在學習的道路上一直都沒有停止。”
張洪亮:海洋監(jiān)測的領軍者
張洪亮,,男,,53歲,國家海洋局北海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副總工程師,。
30多年,,張洪亮堅持工作在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一線,,一年365天,他要待在海上近300天,。從2008年青島滸苔災害防治開始,,張洪亮在每年的7、8月份,,都會認真組織實施北海監(jiān)測中心進行的滸苔應急實驗研究,,及時總結提出了多條有價值的研究結論。通過對比研究現(xiàn)場監(jiān)測結果,,分析滸苔生長情況,,他提出了“滸苔生長期對海水水質不會產(chǎn)生不良影響”的科學預測,北海分局也成為全國最先完成滸苔殺滅實驗的兩家研究單位之一,,為滸苔防控決策提供了及時的實驗依據(jù),。
李新琴:“閑不住”的好大姐
李新琴,女,,60歲洛陽路街道海琴社區(qū)樓長
哪家的下水道堵了,,哪個樓道有亂丟亂放的雜物影響美潔,小區(qū)的哪個衛(wèi)生死角需要清掃,,甚至鄰里間的一些矛盾 ,,李新琴都會立刻放下家務事,下樓了解情況,,處理問題 ,。正是因為她熱情、認真,、負責地對待每一位居民,,并且能夠以身作則,周邊居民都愿意聽她的,。熱心公益事業(yè)的李新琴常常帶領志愿者一起上門走訪孤老戶,、殘疾人家庭,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天氣轉涼時,,她會提醒老人多加衣服;老人感冒時,她會對老人問寒問暖端水遞藥;老人心煩時,,她會耐心開導和勸慰……點點滴滴的關愛,,讓老人感受到了親人般的關懷。
張曙:一諾16載,,孤寡老人的“好兒子”
張曙,,男,61歲,鎮(zhèn)江路街道居民,。
1998年,剛剛從部隊轉業(yè)至鎮(zhèn)江路派出所擔任東仲社區(qū)民警的張曙,,在挨家挨戶了解情況時,,第一次見到了孤寡老人鄭淑芳。在工作中張曙了解到,,自1969年老伴去世后老人一直獨居,,膝下無子女的老人逐漸患上了高血壓、胃病等多種疾病,,每月僅靠退休金維持生活,。了解到這一情況,張曙就主動挑起了照顧老人的擔子,,洗衣做飯,、打掃衛(wèi)生、買菜買糧都是必做的功課,,這樣一挑就是16年,。16年來,每天一通電話噓寒問暖已經(jīng)成為張曙雷打不動的習慣,。在張曙的悉心照料之下,,93歲的鄭淑芳老人現(xiàn)在依然身體硬朗。民警張曙與老人的故事感動著身邊的每一位人,,現(xiàn)如今張曙又多了三名年輕民警協(xié)助他一齊照顧鄭淑芳老人,,為老人提供幫助,將愛心繼續(xù)傳承下去,。
薛偉:千對中老年人的“月老”
薛偉,,女,50歲,,阜新路街道喜康助老服務中心主任 ,。
8年前,因為出資出力贊助了一次全市性大型單身老年人聯(lián)姻公益活動,,從此就再也放不下,。她成了青島市中老年單身朋友知名的公益紅娘,全國最大的老年人公益紅娘,。老年人社交圈子比較狹窄,,孤單感、無助感,、失落感很強,,遇事容易走極端,薛偉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排解,幫助許多老年人走出抑郁,、避免了悲劇的發(fā)生,。結識的老年人越來越多,薛偉根據(jù)老人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成立了市北區(qū)喜康愛心助老志愿團,,60多人組成的老年人志愿服務團隊,傳遞愛心,,互幫互助,,奉獻著服務,收獲著快樂,。
王鑫:用熱血鑄就忠誠
王鑫,,43歲,男,,生前系青島市公安局市北分局華陽路派出所民警,。
2015年3月,王鑫接到參加抓捕涉毒犯罪嫌疑人崔某某的任務,,趕到現(xiàn)場時,,發(fā)現(xiàn)嫌疑人由于吸食毒品,喪失理智,,欲駕車逃竄,。王鑫毫不畏懼,奮不顧身一躍撲向嫌疑人的車門,,使勁向外拉拽,,沒想到卻被撞倒并卷入車底。隨后 ,,由于警車擋住了嫌疑人的車輛,,嫌疑人向右猛打方向急速倒車掉頭,把被壓在車底的王鑫向后拖拽了4米多遠,,而后 ,,犯罪嫌疑人并沒有停車,先后兩次從王鑫的身上碾過,。雖然后來民警們將嫌疑人制伏,,但王鑫因傷情嚴重,在醫(yī)院搶救14天后,,于2015年3月24日光榮殉職,。
樊祥明 、張殿臣:路見不平一聲吼
樊祥明 ,,男,,21歲,,張殿臣 ;男,36歲,,延安路街道居民,。
2015年7月22日晚,犯罪嫌疑人王某攜帶水果刀與趙某到延安路周邊預謀搶劫,。晚10時30分左右,,趙某發(fā)現(xiàn)女青年陳某持包在通山路上獨自行走,遂上前對其實施搶劫,。陳某大聲呼救,正在通山路快餐店吃飯的樊祥明,、張殿臣聞訊 ,,立即追趕嫌疑人趙某。負責望風的王某跟隨兩人至延安路和廣饒路路口,,發(fā)現(xiàn)樊祥明已將趙某抓獲,,遂持水果刀向其腹部連捅兩刀逃離現(xiàn)場。張殿臣對犯罪嫌疑人趙某進行控制,,并配合民警將其抓獲,,又將樊祥明送至市立醫(yī)院救治。經(jīng)法醫(yī)鑒定,,樊祥明構成重傷,。
王薺悅:特殊家庭孕蓓蕾
王薺悅 ,女,,10歲,,青島包頭路小學學生。
王薺悅,,一名普普通通的少先隊員,,可周圍的人都愛稱她為“明亮天使”。這是個不幸的孩子,,爸爸后天失明,,只有0.1的視力,媽媽則完全看不見,。在特殊家庭成長起來的小薺悅有著比同齡人更多的懂事和孝心,。她早上六點起床,幫父母做好早飯,。吃過早飯后,,小薺悅牽著爸爸媽媽的手,把他們送到工作的盲人按摩店,,再一個人走進學校,,開始她一天的生活。在學校 ,她會爭分奪秒地寫作業(yè),,以便回家更好地照顧失明的父母,。晚上把父母接回家有時甚至會到十點,懂事的小薺悅總會給爸爸媽媽按摩,,小薺悅在尚善孝親中,,默默地傳承著中華美德。
姜素珍:用愛心澆灌幼小生命
姜素珍,,女 ,,58歲,合肥路街道同德路社區(qū)樓長,。
8年前,,已經(jīng)退休的姜素珍被幼兒園返聘回校幫助工作 。沒幾天,,她發(fā)現(xiàn)班里有個經(jīng)常臟兮兮的小女孩,,總是一個人孤零零地待在角落里,細心的姜素珍向院長打聽起了孩子的情況,。原來,,小女孩叫彤彤,兩歲時母親因病去世,,留下了幼小的彤彤和爸爸相依為命,。彤彤爸爸為了養(yǎng)活一家老小,天天奔波勞碌,,很少有時間照顧彤彤,。心地善良的姜素珍大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孩子的任務,每天下班把小彤彤帶回自己家中照顧,。這一帶,,就是8年,8年的堅持不懈如春風化雨,,滋潤著彤彤的心田,,溫暖了彤彤幼小的心靈,更在彤彤的生命中種下了這樣一顆愛的種子,,姜老師就是媽媽,,媽媽就是姜老師。
史鴻飛:特教崗位上的美麗中國夢
史鴻飛,,男,,43歲,,青島仁愛學校老師。
特殊教育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教師崗位 ,,多少年如一日,,史鴻飛呵護著陪伴著身邊的每一位特殊學生慢慢長大。史鴻飛老師組織特奧活動的經(jīng)驗,,算是青島特奧第一人,。因為孩子們都有智力殘疾,所以訓練要領要不厭其煩的講解反復示范,、上百遍的重復強化,,也常常會白忙一場再從頭開始。他從來沒有埋怨和放棄過,,用微笑和耐心鼓勵孩子們自強不息努力加油,。自2000年起,他訓練的學生先后獲得了全國曲棍球,、足球、帆船,、羽毛球,、田徑等項目的冠軍,獎牌20余塊,,優(yōu)異成績不勝枚舉,,位列全省同類學校最好成績。
北大荒志愿服務隊:涓涓細流匯成愛的江河
從2009年起,,敦化路街道北大荒志愿服務隊每天都會到敬老院給老人喂晚飯,、陪老人聊天,幫助護理院做一些清掃和整理工作,。截至目前,,志愿服務隊隊員有130多名,上門志愿服務已近萬人次,。經(jīng)過6年多服務實踐,,該志愿服務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志愿服務工作機制。每天下午的志愿服務需要提前做好排班計劃,。根據(jù)護理院的實際需要,,每天由一位管理人員領隊,4~5名服務人員參與給老人喂晚飯,,并派專車接送,。由于隊員均來自北大荒人酒店員工,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當有新的員工加入時,,排班都是老帶新的組合,,做好傳幫帶,確保愛心活動的延續(xù),。 文/城市信報/信網(wǎng)記者 孫雅琴 圖片由市北區(qū)提供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