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在高速公路上查處一輛超載貨車時,,青島交警張曉斌結識了一位因貧困輟學的貴州山區(qū)女孩,。從此,張曉斌便與山區(qū)里的孩子結緣 ,,6年時間共悄悄捐助40個孩子,,如果不是每年都請假,他身邊的同事也許都不知道,。
6年自費資助貧困生
“山東青島交警張曉斌休年假時,,帶著妻子到貴州省天柱縣邦洞鎮(zhèn)看望貧困學生,。多年前,他通過一個在青島打工的貴州人知道了貴州天柱山里的貧困情況 ,,開始資助10名貧困學生,,從未間斷……”近日,一篇來自貴州省的報道在朋友圈中得到轉發(fā),。
3月1日,,城市信報/信網記者輾轉找到報道中的青島交警張曉斌,他是青島交警李滄大隊遵義路中隊的一名普通民警,。張曉斌坦承自己從2010年開始資助貧困孩子,,最初是10個孩子 ,到現在已經資助了40個孩子,。
在張曉斌資助的孩子中,,有的來自貴州,有的來自四川,。有的孩子因為種種原因,,最終輟學打工,但更多的孩子還是在張曉斌等人的幫助下,,繼續(xù)在求學的道路上努力,。
最大孩子已上大二
“張叔叔好,大學學費是每年交一次,,張叔叔上半學期給我打了一年的學費,,這學期不用了。至于生活費,,上學期我拿了學校的助學金,,暫時沒有需要。我覺得我大二了,,除了學習也需要接觸社會,,所以生活費我先自己看看,不行再聯系您,。”這是已經上大二的學生孫小路在微信上,給心目中熱愛的張叔叔發(fā)來的感謝信,。
這名叫孫小路的女孩,,是張曉斌第一批資助的貧困學生,也是目前40個孩子中,,最高學歷的一個,,已經在北京林業(yè)大學上二年級。
有一個叫李小紅的小女孩讓張曉斌印象深刻,。李小紅今年13歲,,已經上初二,,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她是個苦命的孩子!”張曉斌說,。幾年前,,李小紅的爸爸遭遇礦難死去,媽媽離家出走沒了音訊,。
查超載與貧困娃結緣
說起自己與貴州孩子結緣,,要追溯到2010年9月份。當時的張曉斌,,還是同三高速上的一名交警,。
當時,張曉斌查扣了一輛超載的貴州籍大貨車,,大貨車司機是個40多歲的中年男子,,還帶著一個13歲的女孩。當別的司機去賓館住宿的時候,,這個大貨車司機卻帶著女兒蹲在停車場,。
張曉斌得知,由于家里貧困,,才上初中的小女孩輟學準備外出打工,,而父親靠開大貨車賺錢養(yǎng)家。為了省錢,,父女倆舍不得住旅館,,連方便面都舍不得買,就靠饅頭和水填肚子,。
“我心疼孩子 ,,到食堂打了兩個菜給他們,聽孩子說她住在大山里,,很多跟她一樣大小的孩子都輟學了,,我就覺得不可思議,跟她要了個地址,,看看能幫這些孩子做些什么,。”張曉斌說。在依照規(guī)定對司機超載進行處罰后 ,,他掏出幾百元交到孩子手里,。
走進大山訪貧困生
當時忘記留下司機的電話,張曉斌十分后悔之后沒能繼續(xù)幫助這個女孩,。“半個多月后我正好休假,,一想干脆就到這個小女孩的老家去看看,就約了朋友一起出發(fā)了。”
在坐了30多個小時的火車到達貴州后 ,,張曉斌又轉乘了汽車,,在山路上顛簸了近10個小時才到
達貴州省天柱縣,又乘黑出租輾轉到了邦洞鎮(zhèn)的三團村,。他直接找到當地的三團小學,,向老師說明來意后,老師就開始幫忙推薦家庭貧困的學生,。“學校當時共有三四百名孩子,,老師一開始推薦了接近100名,但我的經濟能力幫不了這么多,,就篩選了一些單親或者父母雙亡的孩子共20多個 ,,最后我無奈選了10個最貧困的孩子 。”張曉斌說,,在學校老師的陪伴下,,他挨家挨戶對這些孩子進行了家訪,給每個孩子都留下了一部分錢和學習用具,,并承諾今后將長期資助他們直到上大學,。
“這些孩子一直通過書信跟我保持聯系,定期匯報學習成績和成長進步,,好幾個孩子在信里說‘謝謝您,,青島交警叔叔’,讓我心里暖暖的,。”
老婆支持,,女兒捐壓歲錢
6年來,張曉斌先后5次去貴州,、四川,。這期間,自己到底捐出去了多少財物,,他也沒有印象,。
“第一次捐助10個孩子,一口氣捐了5000多元,。”張曉斌說,,要捐自己兩個月工資,他內心也是掙扎了一番,。左思右想,,他跟老婆撥通了電話。在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老婆也非常支持。“小學學費一個人一年300元,大學學費一個人一年6500元,。每次去孩子家,,還要帶上些禮物,幾萬肯定少不了,。”
2014年,,張曉斌還和5名愛心市民一起,坐一輛大貨,,從青島出發(fā)連續(xù)跑了45個小時,,才到達四川西南部川滇交界處的大涼山,把滿滿一車價值30萬元的兒童衣物,、文具和食品,,送到孩子們手中。
2014年和2015年,,張曉斌更是帶著老婆,、女兒,全家去貴州資助貧困學生,。從貴州回來后 ,,女兒的一個舉動讓他非常感動。“女兒主動把自己的壓歲錢拿了出來,,要我捐給貴州的弟弟妹妹,。”張曉斌說瞬間感覺女兒長大了。
呼吁更多好心人加入
“我想每年都抽出時間到大山里看孩子一次,,親自把錢交到孩子的手里,,看著他們長大成才。這6年只有一年,,因為工作忙沒能過去,,我通過匯款把錢打到老師那里,然后再分給孩子 ,。”
“其實我個人對這些孩子的幫助十分有限,,限于個人的經濟能力,每年對每個孩子只能資助幾百塊錢,。”張曉斌告訴記者,,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加入進來,共同幫助這些孩子,,對孩子來說這就是一股能改變他們命運的正面力量,。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王琦(孫小路 李小紅均為化名)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