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一座城市,,電影是一個獨特的視角。
光影交錯中,,獨具一格的城市美學漸次建構,,斑駁的城市記憶悄然寫就。青島,,這座見證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與中國的電影產(chǎn)業(yè)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碧波萬頃是天然的取景框,,紅瓦綠樹是最佳故事場,,從歷史建筑,到自然景觀,,再到風土人情,,一百多年來,電影忠實地記錄了這座城市的變遷,,也成為當?shù)匚幕囊徊糠?,與城市深深地融合共生。
追溯百年之前青島市南與電影的緣分,,位于太平路的亨利王子飯店(今棧橋王子飯店)與湖北路17號的水兵俱樂部(今1907光影俱樂部)是繞不開的兩座建筑,。1900年,亨利王子飯店專門開辟了音樂廳放映外國電影,,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電影放映地之一,。始建于1899年的水兵俱樂部,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商業(yè)電影院,,自1907年正式投入使用,,放映當時非常時髦的無聲電影,培養(yǎng)了青島電影史上第一批觀眾,。如今,,該場所變身1907光影俱樂部,如一臺歷史的攝影機,,捕捉著青島的風云變幻,,轉動著城市與電影的緣分膠片。
沿著歷史的軌跡漫行,,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一隅到全球化,,中國電影產(chǎn)業(yè)的漫漫征程,,位于中山路97號的中國電影院亦是默默見證者,。
30年代,中國電影迎來了第一個黃金時代,。1931年,,由由中國電影先驅(qū)張石川和上海兩位資本家合資建設的山東大戲院(今中國電影院)正式開幕,成為青島首家由中國人開辦的電影院,,打破了外資影院的壟斷,,宣告民族影業(yè)崛起。開幕當天,,放映由影后胡蝶主演的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胡蝶更親臨剪彩,中山路一度擁堵,。今天的中國電影院保留了諸多歷史元素,,如原始馬賽克墻體、民國售票窗,、老放映機等,,成為傳承電影文化、喚起城市記憶的文化錨點,。
青島市南不僅擁有如詩如畫的山海風光,,更承載著深厚的電影歷史底蘊,親歷中國電影從萌芽到發(fā)展壯大的重要歷程,。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以青島為背景或取景棧橋、八大關等標志性景點的《劫后桃花》《到自然去》《風云兒女》等優(yōu)秀影片接連涌現(xiàn),,市南的城市風貌作為清晰的視覺符號出現(xiàn)在銀幕中,。其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市南區(qū)八大關的蝴蝶樓。1935年,,影后胡蝶主演,、青島“影壇三杰”之一洪深編劇的中國首部以青島為敘事核心的電影《劫后桃花》在此拍攝,被譽為“中國現(xiàn)實主義電影開山作”,,1936年2月2日青島公映時山東大戲院發(fā)布廣告稱其為“以青島史實為背景的偉構”,,蝴蝶樓因此得名。歲月悠悠,,樓內(nèi)陳列的胡蝶旗袍,、《劫后桃花》劇照以及洪深的劇本,仿佛都在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電影歷史,。
時代大潮滾滾向前,,《宋慶齡和她的姊妹們》《非誠勿擾》《手機》《送你一朵小紅花》《抓娃娃》等眾多經(jīng)典影視劇作接踵而至,奧帆中心、八大關,、棧橋,、小青島、迎賓館等接連閃現(xiàn),,市南元素大放異彩,影視基因不斷沉淀延續(xù),。以此為根基,,市南區(qū)未來將充分挖掘自身的電影文化資源,打造“光影市南”文化名片,,以自然稟賦,、歷史積淀與科技賦能、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續(xù)寫新時代的光影傳奇,。文/尹文麗 于曉
[來源:信網(wǎng)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