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8月1日訊 “真是太精致啦!一件件描繪細致的服裝躍然紙上,,還有詳細的制作方法,咱照著做一件穿,,保證很漂亮!”入夏時節(jié),,在南村鎮(zhèn)薛家營村農民薛光德的家里,幾位朋友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賞著一幅長達40米的服裝設計制作手繪卷,。精細的畫工,、詳細的圖解、工整的注釋一目了然,,讓人贊不絕口,。
“這兩卷圖的繪制,,我用了整整兩年時間。一卷是服裝裁剪圖,、一卷是服裝縫紉圖,,每卷長40米,共80米,。”記者看到,, 兩卷圖案設計精美,字體工整,,步驟詳盡,,涵蓋100余種中西衣的裁剪設計、縫制要領,,2000多個圖示完美呈現(xiàn)了各類服裝的制作步驟,。
談起創(chuàng)作這兩卷精美的服裝設計圖,薛光德說,,小時候因為家里沒有女孩,,心靈手巧的他就被母親當成“小嫚兒”養(yǎng)。“我母親常說,,不問針線幾日工,,只問針線出誰手,因為母親的這句話,,讓我愛上了服裝裁剪設計,,這一愛就是幾十年。”
據(jù)了解,,上世紀80年代中期,,薛光德還利用自己的特長,在鎮(zhèn)駐地開辦了服裝設計制作班,,培訓農家“縫紉師”,。“當時很受群眾歡迎,帶動了當?shù)剞r民學有所長 ,,通過掌握服裝制作技能,,賺錢致富。”
為了更好地教學,,讓學員一目了然,,薛光德決定手繪服裝裁剪、縫紉設計圖卷,。“開始,,我畫的版圖只有20米,后來,,又著手繪制更寬更長的圖,,涵蓋更多的服裝設計樣式,。”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農村現(xiàn)在很少有人量體做衣服了,,各鎮(zhèn)各村的裁縫店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作為摯愛服裝設計的農民薛光德來說,他仍愿默默傳承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心一意,、一針一線地縫制各類漂亮的衣服。
“前段時間,,國內一家知名的服裝設計企業(yè)前來購買,,出價不菲,我也沒有舍得賣,。”薛光德說,,這是他生活經歷的見證,也是精心之作,。“這兩卷圖是一個時代的印記,,記錄了我們老百姓對服裝審美的點點滴滴。”
“這兩卷手繪長卷,,每一個圖案都精美細致,、注解的字都用毛筆小楷書寫,工整有力,,靈動秀美,。”平度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席高杰評價說,它承載著服裝縫紉的發(fā)展史,,也展現(xiàn)著老百姓穿衣文化的演變史,,至今仍是服裝設計縫紉技術教學的活版本,充分體現(xiàn)了民俗藝術的獨特魅力,。
信媒體記者 杜杲燃 通訊員 張德杰 張?zhí)绽?魏天亮
[編輯:云彩]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