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2月8日訊 “我母親今年已經60多歲了,,遭受這樣的打擊老人上火著急,我們做兒女的更心疼,。”李女士的母親退休在家,,上網聊天的時候認識了一位業(yè)務員,對方向李女士的母親推薦了大連再生資源交易所的現(xiàn)貨產品再生銀和大連油,。做單操作半個月,,李女士的母親累積投入了61萬元,虧損卻超過45萬,。事后,,李女士才得知交易所的再生銀和大連油這兩種產品壓根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核,如今大連再生資源交易所也只同意退還4成虧損,,這樣的結果讓李女士無法接受,。
六旬老人炒現(xiàn)貨半個月虧45萬
“被騙的是我母親,今年已經63歲了,,為了這件事,,她的情緒一直不好,甚至還有過輕生的念頭,。”說這話的是遼寧大連的李女士,,2016年9月她的母親在大連再生資源交易所開戶,投資再生銀和大連油,,從2016年9月6日開始做單到9月24日撤出,,半個月的時間就虧了45.4萬,“這是老人一輩子的積蓄,,怎么能不上火著急?”
李女士告訴信網,,母親多年前就退休在家,學會使用智能手機后時常用微信和QQ在網上聊天,,業(yè)務員也就是通過這個渠道聯(lián)系上了自己的母親,。“據(jù)我所知,他們聊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剛開始業(yè)務員還介紹我母親去炒外匯,,后來才介紹的炒現(xiàn)貨,。”李女士說,業(yè)務員在聊天中承諾投資現(xiàn)貨收益高,,還有分析師帶單操作,,算得上是穩(wěn)賺不賠。
開戶之后,,業(yè)務員按照承諾為李女士的母親介紹了分析師,,每天通過QQ發(fā)布做單信息,母親就按照分析師說的操作,,可沒次都是虧得多賺得少,,“虧的錢多了,賬戶里的錢比最低保證金少就會被強行平倉,,每到這個時候分析師就讓我母親再加點錢,,加了錢之后再做單就能少賺一點。”為了不被平倉,,李女士的母親一次次增加入金,,不知不覺就累積到61萬元。
沒聽分析師指揮反而賺了錢
讓李女士起疑心的除了這種喊單帶單的方式,,還有一筆奇怪的操作,。“我記得那是星期三,分析師說當天有美國的‘大非農’數(shù)據(jù),,只要做單就能賺錢,。不過分析師喊單的時候已經很晚了,我母親戴著老花鏡,,再加上沒看清屏幕上的字,,正好跟分析師說的買反了,可到了最后我母親發(fā)現(xiàn)就這筆買錯了的單賺了2萬左右,。”
聽分析師指揮虧錢,,買錯了反而賺錢,這讓李女士更加確定了所謂的現(xiàn)貨投資是有貓膩的,。2016年11月底,,李女士第一次找到了交易所,并將母親做單操作的資料和證據(jù)交給了工作人員,。“當時工作人員看到QQ聊天記錄,,也承認這種喊單的行為是違規(guī)的,于是就承諾會安排會員單位跟我聯(lián)系,。”此時,,李女士才意識到,交易所只是一個平臺,,直接聯(lián)系自己母親開戶以及后期喊單的都是平臺566號會員單位福建南豐匯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幾天之后,,我也確實接到了會員單位的電話,但人家給我母親開戶的是會員單位下面的一家代理商,,所以喊單的事跟會員單位也沒有關系。”聽到這兒,,李女士有些不滿意:“從銀行流水看,,入金的錢進了交易所的賬戶;從我母親開的賬戶看,屬于566號會員單位,,沒有任何信息顯示還有另外一件代理商公司?,F(xiàn)在出了問題,每一家都在往外推,,就是沒有愿意負責的,。”李女士說,這件事情已經拖了一段時間了,,無論是交易所還是會員單位都沒有一個積極的態(tài)度來處理此事,。
再生銀和大連油均未獲得審批
根據(jù)李女士提供的電話,信網嘗試聯(lián)系會員單位福建南豐匯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但電話始終無法接通,。隨后,信網又聯(lián)系了大連再生資源交易所,,可惜沒有找到與李女士對接的法務部周經理,,只有另外一位工作人員接聽電話。
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證實交易所接到了李女士的投訴,,但對于李女士所說的交易所拖延推諉的情況并不認同:“我們前天還見面協(xié)商過,,怎么能說我們不處理呢?”
在此之前,李女士曾向大連市金融發(fā)展局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就再生銀和大連油是否是合法上市產品的問題進行過咨詢,,根據(jù)政府信息告知書的內容,,大連市金融發(fā)展局未收到過大連油的上市申請,也未對再生銀和大連油這兩種產品進行過審批,。
對于,,李女士反映的情況,大連再生資源交易所的工作人員拒絕做出任何回應:“因為你是記者,,我不能跟你說,,我們會跟客戶聯(lián)系了。”
隨后李女士再次給信網發(fā)來信息,,表示大連再生資源交易所同意退還部分金額,,但退還的比例由之前協(xié)商的5成減少到4成,“既然同意退錢,,就說明大連再生資源交易所承認自己有問題,,那糾結退幾成有什么意義嗎?”目前,,雙方仍未對退款比例的問題協(xié)商一致。 信網大宗商品頻道記者 于曉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