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領航新征程】十九大代表回基層 | 王南石:創(chuàng)新讓重復的工作不再乏味
有點花白的頭發(fā),,戴著一幅眼鏡,,常年穿著深藍色工作服,這個黨的十九大代表乍看很普通,。
工作中一直將精益求精堅持了30年,,重復的勞動中每天都想著如何創(chuàng)新,,這個黨的十九大代表非常不普通。
黨的十九大代表王南石
黨的十九大代表,、南京晨光集團總裝測試部特級技師王南石10月25日晚上才回到南京,,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王南石已經(jīng)在單位參加了4次十九大精神分享會,。“大家都對黨的十九大非常感興趣,,想聽聽我在現(xiàn)場聽報告的感受,我就把一些心得和大家進行了分享,。”
每個人都可以是匠人 工匠精神是對職業(yè)的敬畏
工作中的王南石
工作中的王南石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chuàng)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yè)風氣,,對工匠精神進行了著重強調,。作為一個在一線工作了30年的老藍領,王南石對工匠精神有著自己的理解,。
王南石說,,工匠精神是對職業(yè)的敬畏,不僅是制造業(yè)的支撐,,也適用于每一個工作崗位,。王南石工作中從不放過任何細節(jié),不惜一切代價只為做出品質最好的產(chǎn)品,,一旦有問題橫在面前,,他便吃不下飯、睡不著覺,,30多年來沒出現(xiàn)過一點失誤,。“工作這么多年,我也總結出了關鍵詞就是對自己的工作和產(chǎn)品要有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我認為對于一流的匠人來說,人品比技術重要,。在生產(chǎn)工作中要關注每一個細節(jié),,要沉下心,精細化工作,。”
王南石說到工匠精神的時候,,反復提到了一個詞,“匠人”,,他認為每個人都是匠人,,都應該把工匠精神落實到生活實踐中去,。“學生精益求精的學習就是匠人,老師精益求精的教書就是匠人,,我們工人精益求精的工作就是匠人,,只要你潛心去做一件事,做對社會有用的事情就是工匠精神,。”
創(chuàng)新讓重復的工作不再乏味 提高效率是創(chuàng)新的目的
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chuàng)新型勞動者大軍讓王南石印象尤為深刻,,“作為一名來自航天工業(yè)領域的一線工人,無論是建設現(xiàn)代化強國,,還是中國航天由大國向強國邁進,,一支有知識、有能力,、會創(chuàng)新,、擔當奉獻精神的技能工人隊伍是基礎,也是依靠,。我們在工作中要不斷往前走,,不能墨守成規(guī)的原地踏步。”
為了讓記者理解創(chuàng)新在工作中的應用,,他給記者舉了個例子,。“我們工作都很精細,要將三樣東西組裝到一起,,原來通過傳統(tǒng)的人工+儀器,,需要3個工位6個工人花費2天的時間。后來我們就做了創(chuàng)新,,做了個裝配工裝,,現(xiàn)在只需要1個工位2個工人花費2個小時就可以實現(xiàn)了,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普通人眼中每天枯燥乏味的重復勞動,,也在王南石眼中充滿了新鮮感,“我們的工作的確是每天重復,,但是每天對我們來說卻是全新的一天,,因為我們每天都想著如何能對工作進行改進、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提高效率,。”
午飯都被同事拉著分享感受 十九大的宣傳不止步
王南石每天在手機上整理的心得
王南石在手機上整理的心得
“開幕會當天聽報告的感受?我是既受到鼓舞又受到鞭策。”每天開會的時候,,王南石都會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下心得感受,,晚上回到賓館再仔細的整理,。“從晚上7點半整理到晚上12點,就在手機上編輯文檔,,我年齡大了,,打字也慢,我就想把感受都記錄下來,,回去好給大家進行分享,。”
從10月25日晚上回到南京一直到11月2日短短的一個星期,王南石在單位做了4次分享會,,在吃中飯的時候,,還會被同事拉著分享參加十九大的感想。“只要有空閑,,大家一看到我就準要問我這次參加十九大有什么感想,。我就會利用有限的時間,把工匠精神,、創(chuàng)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方面的內容和大家進行交流,。”
為了能讓大家更能切身感受到中國這5年發(fā)生的變化和未來發(fā)展的愿景,王南石還喜歡通過舉身邊的例子讓大家更有獲得感,。“我總會拿中華門城堡的東西長干巷給大家舉例,,通過這兩年的整治,水清岸綠,,還可以坐著游船欣賞沿途的風光,。老百姓總是通過周圍環(huán)境的日益變好感受到幸福。”王南石也告訴記者,,他將會繼續(xù)把十九大的精神向周圍的人進行宣揚,,十九大的宣傳永不止步。
[編輯:可可]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