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閱讀,很多家長都經歷過這樣的一個階段:媽媽講故事—媽媽表演故事—媽媽和孩子一起讀故事—孩子進行自主閱讀,。
不管親子閱讀開始的月齡有多早(我們一直建議父母從孩子出生開始根據孩子的月齡特點進行針對性的閱讀指導),,但是要是每天都堅持和孩子一起讀故事,,這真的是非常耗時間和精力的一件事。
要是孩子可以開始自主閱讀了,,那該多好?家長就能稍微輕松一點!這是很多父母內心的感慨,。但從我們的經驗主義來看,做父母真的永遠沒有輕松的時候,,我們總要帶著孩子跨越一座一座的高山,。
孩子要能夠進行自主閱讀,識字量是充分且必要的準確,,當然我們不排斥孩子自己看圖的同時豐富自己內心的想象,是不是我們隨便給孩子甩一本書給孩子,,他們愿意翻看就代表他們可以進行自主閱讀了呢?顯然不是,。
如果從識字量的角度來說,,在小學入學前沒有任何的積累和基礎,孩子跟著應試教育的步伐,,要能夠完全的進行自主閱讀(以基礎的繪本為例來說),,最起碼要到小學三四年級的水準。在此之間,,為了鼓勵孩子進行自主閱讀,、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習慣,給孩子準備什么書才合適呢?
判定方法很簡單,,和年齡無關,,實用的方法就是“五指判定法”。
1.和孩子一起打開一本書,。
2.翻出其中任意的一頁,。
3.讓孩子找出他們不認識的生字,如果生字的數量小于等于1,,那么孩子可以完全自主閱讀;如果生字數量在2-3個之間,,屬于剛剛好的難度,孩子也可以自主閱讀;如果生字數量超過4-5個以上,,對孩子來說自主閱讀就會很難,。
所以當我們給孩子一本書,希望孩子自主閱讀,、大聲朗讀,、不做聲的觀察書中的圖片、繪畫并豐富內心的想象時,,可以先幫孩子一個基礎的判斷,,因為任何的閱讀分級標準、任何的閱讀圖書建議都會帶著推薦者個人的主觀意識,,并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
所以給孩子圖書前,幫助孩子判斷,,鼓勵孩子嘗試,,那些他們不認識的字,閱讀習慣好的孩子他們也能夠順溜下來,,所以一切的前提就是你有時間,、耐心和孩子一起閱讀,或者幫助他們閱讀,。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