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天河區(qū)三年級語文期末考試“神題”眾答案笑翻朋友圈亦引發(fā)深思
“如果你的爸爸媽媽想再給你添一個弟弟或妹妹,,來跟你商量,,你會說些什么?請把你想要說的話寫在橫線上,,盡量把你的意見說明白,把理由說具體,。”昨日,,你的朋友圈被廣州市天河區(qū)小學這道三年級語文期末考試題刷屏了沒有?
這道被譽為“最與時俱進”的4分語文實踐題得到了眾多孩子的“神回復(fù)”,快讓大人們笑瘋了!對真的在考慮二孩的家長來說,,一道小學生考試題,,卻意外成了 “今天才知道孩子的想法原來這么復(fù)雜”的途徑。據(jù)天河區(qū)某小學對答卷的統(tǒng)計,,全級134個三年級小學生答卷,,有95人即71%希望添一個弟弟或妹妹,其中 42人還“指定”要弟弟或妹妹;明確不希望添一個弟弟或妹妹的有35人,,占比26%,。孩子們“腦洞大開”的理由都有些啥?
最大男子主義 “男的可以養(yǎng)家,比女的能吃苦”
有的小朋友支持爸爸媽媽再生一個孩子,,但是是有條件的,,或是指定了性別,或是指定了樣貌,,必須生一個“好看一點的”,。
有的男生想要個弟弟,,理由是自己在學校里就已經(jīng)跟女生相處不來,而且從省錢角度出發(fā),,“沒有女生的玩具,,買一個會很貴的”。有的女生也想要弟弟,,因為弟弟不需要穿好看的衣服,,也不會跟自己搶芭比公主。
有一份答卷表示“應(yīng)該要添一個弟弟”,,并列出了五大理由:“1,。因為男的可以養(yǎng)家。2,。男的還能為國家xiào(效)勞,。3。男的比女的能吃苦,。4,。男人不會花錢,只會掙錢,。5,。男人的身體比女人的身體壯,不容易生病,。”
網(wǎng)友點評:這是我見過的最大男子主義的考試回復(fù),。
最具責任感 “要對一個生命負責”
“爸爸、媽媽,,我同意添一個妹妹或弟弟,,可是你們就會很累,花費也很大,,雖然我以(已)長大,,可以照顧妹妹,可是她是個小生命,,如果你們工作太忙,,交給奶 奶,,奶奶萬一不帶,,那怎么辦?要對一個生命負責,爸爸媽媽,,我覺得不生了吧,。您覺得呢?”這個被大家稱為“最具責任感”的回復(fù)。
“特別逗,,明明自己不是很想讓爸媽再生一個,,卻不好意思明說,,拐彎抹角找了一大堆理由來說服爸媽別生了。”網(wǎng)友嘉嘉媽媽樂壞了,,她對記者說,,相較于開門見山的娃,這些擺事實,、講道理的娃像個“小大人”,,更能引人發(fā)笑。
除了上述的回復(fù),,也有孩子說明生二胎可能耽誤自己的學習,,也耽誤了父母的工作,同時還浪費錢,,所以還是“謝謝,,不用了”。
網(wǎng)友點評:這孩子的談判技巧很強大,,爸媽估計招架不住,。
最憂心忡忡 “剖腹產(chǎn)的結(jié)果我真不敢想象”
不想爸媽再給自己添一個弟弟或妹妹的理由各式各樣,但有的“貼心暖寶”拒絕的理由卻是擔心媽媽的身體,,字里行間滿滿都是憂心,。
“媽媽,如果您要做剖腹產(chǎn)的話,,后面的結(jié)果我真不敢想象,,所以我求您保重身體,別再生了,。”這個回復(fù)融化了不少媽媽的心,。也有孩子表示,他也很想要個弟弟,,可是再生一個怕媽媽照顧不過來,,而且“生孩子也很痛苦”,最后奉勸媽媽“還是要三思而后行啊”,。
也有熊孩子的回復(fù)讓媽媽頭冒黑線,。有個孩子直言,“如果您要,,也不一定生得出來,。”
網(wǎng)友點評:親生的娃啊,你這擔憂讓你媽情何以堪?
最打翻醋壇子 “死了一個,,還有一個呢”
在全面放開二孩后,,有專家稱需要關(guān)注大娃的心理變化,想生二娃必須先過大娃的“心理關(guān)”。在這次回復(fù)中,,便出現(xiàn)了一個令人又心疼又無奈的答案,,令眾人在歡笑的同時,也著實感受到孩子心理的微妙性,。
“我能不能不要再添弟弟或妹妹啊?因為如果添了的話,,我就不再是獨生子女了,那樣你們肯定會更愛她(他)了,,我出了事也不會全力去救我,,因為你們心里一定會想著:沒關(guān)系,死了一個,,還有一個呢,。”
網(wǎng)友點評:看到這個答案很感慨,一方面心疼這個孩子,,但另一方面卻又不得不反思獨生子女的性格問題,。同時,這也是給想生二胎的父母敲響了警鐘,,如何在兩個孩子中做到平衡,,這將是一道難題。
老師點題
這不只是一道“神題”
還是一次平等的討論
“這是一道很開放,、很接地氣的題目,。”廣州市天河區(qū)華景小學校長黃瑞萍表示,自己也被這道二孩題目刷了一天的屏,,孩子們千奇百怪的答復(fù)正說明了這道題目設(shè)計得好,。
她解釋,題目的開放程度高,,而且貼近生活,,因此能看孩子如何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技巧用于回答這類生活性很強的題目,,考查孩子的表達能力與技巧,。
“有的答案看得出孩子的邏輯性、技巧性很不錯,。”黃瑞萍說,,像有的孩子不愿意要二孩,卻不直接說,,而是以擔心父母辛苦,、剖腹產(chǎn)很痛等理由來說服父母,很聰明,,能完整地表達內(nèi)心的想法,。
與此同時,黃瑞萍認為,,這道題目并非簡單地問愿不愿意,,還讓孩子闡述理由,是一種平等的討論,,這不僅能引發(fā)孩子對日常生活的思考,,更能讓孩子進行換位思考,反思自己的行為,。
“有的孩子說自己平時很調(diào)皮,,讓父母費心,再生一個更調(diào)皮的,,父母便忙不過來,,這便是自我反省。”黃瑞萍說,,通過孩子的回答,,父母、老師可以了解孩子的心 理,,反思,、改進教育方式,對其進行更好的引導,。此外,,像擔心剖腹產(chǎn)、生孩子很痛甚至死亡等回復(fù),,也折射出生命教育與常識教育的缺失,,下一步學校、老師將加 強這方面的教育,,讓孩子了解生命,,才能接納生命。
出題人說
對于二孩話題,,孩子們有話可說
據(jù)了解,,這道“神題”的出題人是廣州市天河區(qū)教育局教研室語文教研員劉江明。
對于為什么會想到在三年級小學生的考試里大談二孩這個熱題,,劉江明的動機很單純:“因為出期末考試試題的時候恰好公布‘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想著這個話題 恰好與小孩子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孩子們有話可說,,就出這道題了,。”他笑稱,自己的孩子已經(jīng)上大學了,,倒是沒機會在二孩問題上有所糾結(jié),。
對于孩子們五花八門的答案應(yīng)該怎么評分?劉江明指出,,,只要有觀點便可得1分,,能圍繞觀點說明理由可得2分,,語言表達清楚且沒有錯別字可再得1分。“我們的重點是考查學生的表達能力,。”
他說,,只要答案不極端,有理有據(jù)又能自圓其說,,便能得分,。“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對該問題有極端的觀點,老師可能會找家長溝通,。”
[編輯:夜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