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校都已進入假期模式,,但每天伴同學們左右的“校園卡(飯卡,、一卡通)”卻在假期中成為“香餑餑”,租賃“校園卡”業(yè)務作為一個商機在本市部分高校校園中悄然繁榮起來,,58同城、趕集網等一些網絡信息平臺成了他們的主戰(zhàn)場。
北青報記者調查發(fā)現,,為了學習、就餐便利的“考研黨”成為了“校園卡”求租的主要群體,。出租方則多為在讀學生,,采取單線交易的方式進行租賃。同時,,雖然有的高校“校園卡”租金高達1500元每月,,但在暑期“校園卡”租賃旺季仍出現了“一卡難求”的現象。面對如此繁榮的“校園卡”租賃市場,,不少學生開始擔心由此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校園卡”租賃業(yè)務現身網站
租金從數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在58同城上檢索“大學飯卡”、“校園卡”等相關字樣,,頁面上一次會出現數十條租借“校園卡”的條目,。按照這些條目顯示,“校園卡”租借業(yè)務涉及京內多所高校,,其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相關信息最多,此外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林業(yè)大學等高校也有相關條目,。除了58同城,趕集網,、豆瓣上也可以搜到類似的信息,。
北青報記者梳理這些條目后發(fā)現,,租借這些高校“校園卡”的價錢從每月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大部分集中在200-800元/月,,最高達到1500元/月,。除月租外,出租人有時還會要求一定數額的押金,。如一條租借北京某知名高校“校園卡”的信息顯示:每月600,,飯卡押金600,3個月起租,,價格不議,。
同時,記者還發(fā)現,,由于一些學校不同種類“校園卡”的使用權限不一樣,,其出租價格也不同。如在58同城上,,北大普通“校園卡”的租金一般為500-1200元/月不等,,使用這種卡可以與北大本校學生一樣享有在校內任何食堂用餐、通過圖書館,、教學樓門禁等便利;與之相比,,北大“太陽卡”的租金則普遍要低一些,為100-300元/月,,這種卡只可以在北大部分食堂用餐,,且不具備通過校內門禁的功能。
考研“大軍”成承租主力
校內租卡消費少查驗
“本人考研誠租北大‘校園卡’一卡通,,長租最好,,租期最少半年,短租亦可,。”北青報記者通過梳理58同城,、趕集網以及豆瓣等多種網絡信息平臺后發(fā)現,租借“校園卡”大軍中的絕對主力就是這些準備考研的“考研黨”們,。同時,,北青報記者發(fā)現,除了考研學生之外,,高校“校園卡”也很受在學校周邊工作的社會人員青睞,。
那么,租到的“校園卡”到底有何作用?北青報記者聯系到的多位承租人表示,,使用租到的“校園卡”可以像本校學生一樣自由進出圖書館學習,,享受學校食堂相對低價的飯菜、公共飲用水等相關服務。“能和本校學生一樣享受這些服務,,真的能為考研復習提供不少便利”,,一位正在四處租卡備考的考研同學告訴記者。“學校的食堂飯菜便宜美味,,租張卡就可以消費了”,,一位求租某高校“校園卡”的社會人員說。
另一方面,,據多位承租人透露,,雖然“校園卡”上多印有持卡人的照片,寫明其姓名,、院系專業(yè),、學號等信息,但使用租來的“校園卡”在校內消費,、出入門禁時卻很少被查驗,。記者在午飯時間探訪北京某高校食堂后也發(fā)現,該食堂實行一人一卡刷卡消費,,由于打飯時人較多,,食堂工作人員的速度很快,基本顧不上將每一名刷卡的同學與卡上的照片等信息進行核對,。“一開始還有一些擔心會被查住,,但租了一段時間后發(fā)現被查住的幾率不大,,用著也就放心了”,,一位長期租卡的承租人說。
租卡多為單線交易
業(yè)務火爆一卡難求
記者發(fā)現,,在58同城,、趕集網等網絡平臺上租賃“校園卡”者多自稱為在校學生或學校員工,且交易多為單線進行,,通常情況下雙方通過電話談妥后就會進行交易,,很少出現多方轉租的情況。
記者以考研學生的身份聯系了58同城上一位租卡人,,該租卡人表示租借的就是自己的學生卡,,在與記者談妥租金、租期及使用注意事項等一系列問題后,,該租卡人表示可以與記者約見當面進行交易,,一手交卡,一手交錢,。“反正我假期也不在學校,,閑置著還不如租出去呢”,該租卡人說。
同時,,該租卡人透露,,與平時相比,暑假期間“校園卡”租賃業(yè)務最為火爆,。“我的‘校園卡’一個月之前就已經租出去了,,不早點租根本租不到”,該租卡人說,。而某高校出租“校園卡”的一名學生也表示,,學校的“一卡通”非常難租到,,因為學校的同學們進圖書館,、宿舍,、吃飯和洗澡等都需要用到。一般在校學生都不愿意外租,。“想租到第二張很難”,。
租卡業(yè)務存在一定風險
引發(fā)校內學生擔憂
經過進一步調查后記者發(fā)現,,“校園卡”租借業(yè)務也存在一定的風險與安全隱患,。一方面,承租人有時會擔心自己租到假卡而上當受騙,。曾在去年暑假租過北京某高校“校園卡”的小芳(化名)就曾經歷過這樣的遭遇,。“租的時候說是真卡,,可以在學校食堂吃飯,、進圖書館,我當場就付了錢,,第二天去學校使用時才發(fā)現根本就是一張已經作廢的卡,,租卡人的電話卻已經打不通了”,,小芳表示,。
而另一方面,,租卡人也承擔著一定的風險,。由于長期在外地實習,,北京某高校的學生小李曾一度出租自己的“校園卡”給校外人員,,而這也給他帶來了一些“小麻煩”,。“有時進入圖書館,、教學樓等地工作人員會查驗“校園卡”,如果發(fā)現卡上的照片和本人不符時,,卡就會被沒收,,還可能會被學院通報批評”,小李向記者坦言:“有些承租人會用你的卡借圖書館的書最后卻不歸還,,損失還是你自己承擔,。”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為了避免麻煩,,有些出租人會和承租人會在租卡前約定“校園卡”的使用范圍,,還會特別強調圖書館、教學樓的進出和用卡借書等問題,有時甚至會簽訂書面協議,。
此外,,由于憑借“校園卡”可以自由出入通過校內門禁,,“校園卡”租借業(yè)務也引起不少同學的爭議。北京某高校的朱同學對租卡現象十分擔憂:“這種行為不僅侵害了其他學生的利益,,也造成了潛在的安全隱患。如果一些人拿著“校園卡”隨便進出一些設有門禁的宿舍,、辦公樓的話,,我覺得對同學們的人身,、財產安全是一種威脅,。”
校方觀點
發(fā)現“校園卡”出租將凍結并處分學生
某知名高校相關負責人曾在接受其校內媒體采訪時表示,租卡行為受利益驅動,,“是絕對不允許的”;同時,,雖然目前學校對出租人和承租人都缺乏詳細的懲罰措施,,但一旦發(fā)現違反規(guī)定的行為,卡就會被凍結,,停止服務;嚴重者則會交由相關部門進行處分,。但是,該負責人也提到目前提出可行性強的解決方案確實“很難”。
另一所京內某部屬高校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隨意租借“校園卡”在該校是被明令禁止的,,但對該問題學校也難以有效解決,。“比如去食堂吃飯,,考慮到打飯的速度等因素,,是很難去一一驗證刷卡人的身份的,,從學校層面上來講這個問題的確很難去控制,、解決”,,該負責人說,。(文/本報記者 王曉蕓 武文娟)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