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名將曹參功勞天下第二他曾經(jīng)爬過平度大澤山
現(xiàn)在人們一說起中國古代的主流政治思想,脫口就是儒家學(xué)說,,殊不知,,中國古代的政治一直都是多種思想交織的結(jié)果,,單憑一種思想,,怎么能夠治理好這個泱泱大國?
且不說“外儒內(nèi)法”的治國之道,,單是道家思想,,就對整個國家產(chǎn)生過深遠(yuǎn)的影響 ,,甚至在一個時期,遠(yuǎn)遠(yuǎn)壓過儒家,,成為治國的核心思想,。在這里面,有兩個人功不可沒,,他們一個叫蓋公,,一個叫曹參。說來也巧,,這兩人相識的地方就在青島,,而道家的治國理念“黃老學(xué)說”,也正是從青島出發(fā),,一步步推廣到山東乃至整個漢初王朝,。今天的《發(fā)現(xiàn)青島》,我們就來說說曹參和蓋公的故事,。
半生戎馬,,幫劉邦打天下
蓋公的出現(xiàn),要在下半場,,我們先來說說曹參,。
曹參,字敬伯,,泗水沛(今江蘇沛縣)人,,西漢開國功臣。曹參之所以發(fā)跡,,很大程度上源于他早早的就站隊正確,,這里面有很大的運氣成分。他早年為秦朝沛縣獄掾,,即管理監(jiān)獄的小吏,,蕭何為曹參上司(主吏椽),劉邦屬押解犯人之官吏(亭長),,為其下屬,。因為是老鄉(xiāng)兼同事,,蕭何、曹參,、夏侯嬰等皆與劉邦交情深厚,,建立了“革命友誼”。因此,,劉邦的反秦起義一開始,,曹參就成了他的嫡系。
現(xiàn)在我們說起曹參,,一般會想到他的治國方略,,殊不知,曹參在打仗上也是一把好手,。李文武在《漢相曹參成功的領(lǐng)導(dǎo)風(fēng)格》一文中介紹,漢高祖劉邦自封沛公開始起事時,,曹參以中涓的身份跟隨高祖,。先是打敗郡監(jiān)的軍隊與薛縣的守軍,,得“七大夫”爵位。接著在攻打山東的爰戚和亢父時,,曹參身先士卒沖在第一線,。因功官職升為“五大夫”。后面的大小戰(zhàn)斗不計其數(shù),,就這樣一路打一路升,,最后打到滎陽,被劉邦任職為護軍中尉,。
公元前205年,,隨著秦朝的滅亡,漢王劉邦與西楚霸王項羽之間的矛盾慢慢升級,,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漢王劉邦任命曹參為代理左丞相。盡管對手換成了不可一世的項羽,,曹參一樣表現(xiàn)卓越。在兩次重大戰(zhàn)役中立了大功,。第一次是公元前205年,魏王魏豹反叛劉邦 ,,投靠項羽,,代理左丞相曹參分別與韓信率軍向東在東張攻打魏將軍孫遫的軍隊,,大敗敵軍。后來一路進擊,,追到武垣,活捉了魏豹,。第二次面對的競爭對手是齊王田都與龍且,。曹參隸屬于韓信,擊潰了齊國歷下的軍隊,奪取了臨淄,。不久大敗項羽親信龍且的軍隊,,殺了主將龍且。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總結(jié)曹參的戰(zhàn)功,,跟隨劉邦起事以來,,他總共打下了兩個諸侯國,,一百二十二個縣;俘獲諸侯王二人,諸侯國丞相三人,,將軍六人,,郡守,、司馬、軍候,、御史各一人。至于斬殺的敵人,,那就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了。
論功行賞,,屈居全國第二
西楚霸王在烏江自刎,劉邦的龍椅也算是坐穩(wěn)了,,接下來一個棘手的問題擺在他的面前,。
自古中國要講究論資排輩,因為這才能制造秩序,。打了勝仗也得分出個一二三,,該封官封官,,該授銜授銜。劉邦面對的是一幫子農(nóng)民起義將領(lǐng),,這件事兒就顯得格外麻煩,。
據(jù)說當(dāng)時這幫獎將領(lǐng)經(jīng)常在宮里面喝酒說粗話,喝多了就開始掰扯當(dāng)年的舊黃歷,,你不如我,,我不如你的,說得不投機誰也不服誰,,之后就開始對罵。加上漢初禮儀還沒有成形,,搞得皇上和大臣之間,大臣相互之間根本沒什么尊卑可言,。
綜合考慮之后,,劉邦決定搞一次評比活動,,論功行賞,??烧摴σ膊豁樌?,大家爭來搶去,,一年也沒個結(jié)論 ,。最后,功勞第一的位置落在了蕭何和曹參兩個人的頭上,。劉邦是主張蕭何第一的,。劉邦認(rèn)為,,蕭何的功勞最大,要封他為贊侯,,給予的封戶也最多,。關(guān)于這件事兒的爭論,,《史記·蕭相國世家》中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劉邦借別人嘴說的,,一個是劉邦自己說的,。
借別人嘴說的版本里面講 ,定蕭何第一后,,群臣們對此不滿,,都說:“平陽侯曹參身受七十處創(chuàng)傷,攻城奪地,,功勞最多,,應(yīng)該排在第一位。”這時,,關(guān)內(nèi)侯鄂千秋把劉邦要講而未講的話講了出來:“眾位大臣的主張是不對的,。曹參雖然有轉(zhuǎn)戰(zhàn)各處、奪取地盤的功勞,,但這是一時的事情,。大王與楚軍相持五年,常常失掉軍隊,,只身逃走也有好幾次,。然而,蕭何常派遣軍隊補充前線,。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讓他做的,。漢軍與楚軍在滎陽對壘數(shù)年,軍中沒有口糧,,蕭何又用車船運來糧食,。如今即使沒有上百個曹參,對漢室也不會有損失,,怎么能讓一時的功勞凌駕在萬世的功勛之上呢?應(yīng)該是蕭何排在第一位,,曹參居第二位。”劉邦肯定了鄂千秋的話,,于是確定蕭何為第一位,,特許帶劍穿鞋上殿,上朝時可以不按禮儀小步快走,。
劉邦自己說的那個版本更直白,,直接把蕭何比做“人”,把武將們比做“狗”,。高祖認(rèn)為蕭何的功勞最大,,把他封為鄖侯,,給他的食邑很多。功臣們都說:“我們親自身披鎧甲,,手執(zhí)兵器作戰(zhàn),,多的打過一百多仗,,少的也經(jīng)歷了幾十次戰(zhàn)斗,。攻破敵人的城池,奪取敵人的土地,,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戰(zhàn)功?,F(xiàn)在蕭何沒有立過汗馬功勞,,只不過舞文弄墨,,發(fā)發(fā)議論,從不上戰(zhàn)場,,卻反而位居我們之上,,這是什么道理?”
高祖說:“諸位懂得打獵嗎?打獵的時候,追趕撲殺野獸兔子的是獵狗,,發(fā)現(xiàn)蹤跡向獵狗指示野獸所在之處的是獵人?,F(xiàn)在諸位只能奔走追獲野獸,功勞不過像獵狗,。至于蕭何,,他能發(fā)現(xiàn)蹤跡,,指示方向,功勞如同獵人,。何況你們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隨我,,至多不過加上兩三個親屬,而蕭何全部宗族幾十個人都跟隨我,,他的功勞是不能忘記的,。”群臣聽了,都不敢再說什么,。
通過漢初的這次論功,,曹參最終敗給了蕭何,功勞全國第二,。據(jù)說正因為這件事兒,,曹參和蕭何彼此關(guān)系不怎么和睦,這自然是難免的,。
大澤山上有個“曹參亭”
公元前194年,,西漢政府廢除了諸侯國設(shè)相國的法令,改命曹參為齊國丞相,。這年劉邦剛?cè)ナ?,武將曹參從此開始了文臣生涯。
曹參主政山東,,政績很多,,這也是后面我們要講的重點,在本段,,我們先來說說他主政山東后跟青島發(fā)生了哪些關(guān)系,。眾所周知,即墨故城(現(xiàn)在平度境內(nèi))是當(dāng)時齊地的一個重要區(qū)域,,曹參主政山東,,肯定在即墨做了不少考察調(diào)研。有一種說法,,曹參還曾游覽過平度的大澤山,,并且留下一座亭子為證。
王明章先生所寫《歷史上哪些名人到過大澤山?》一文專門論述了曹參游覽大澤山的可能性,。他說,,由高瑞吾、李樹,、王友文三人編著的《大澤山詩文石刻輯注》一書中,,收進了清代昌邑舉人吳綽的《游大澤山記》一文。文中說:“十五日,共出山口,,猶記有小石庵,,殘碣斜敧 ,款識漶漫,,未知何祠,。重經(jīng)再訪,始知為曹參亭也,。”清人文章中的“曹參亭”成了考察的重點,。
王明章先生考察說,吳綽在這里寫他進山口時看見有一“小石庵”,。他這里說的“山口”,,可理解成進入山腹的普賢門那兒,也可理解為韭園村開始登山的那地方,。因接下來有“仰視樓石,,仍坐山腰”等句,可知他說的“山口”是后者,??拷铰飞希挥兴f的這地方有一座亭子,,但是亭名“著屐亭”,,而不叫“曹參亭”。
那他為什么把“著屐亭”說成“曹參亭”?他說他是“重經(jīng)再訪 ,,始知為曹參亭也”,,他訪的誰?必是當(dāng)?shù)刂槿耍@可說明這“著屐亭”又名“曹參亭”,。顯然,,有個叫曹參的人來過大澤山,后人為紀(jì)念他的到來而建此亭,。因亭正當(dāng)?shù)巧狡鹗贾?,于是?lián)想到謝靈運著屐登山的典故而又有了另一個名字。因另一名字“著屐亭”更貼切,,所以就把“曹參亭”這名字淹沒,,不專門“訪”是不得而知了。
曹參是什么人物?他有沒有到大澤山的可能?王明章先生講,,曹參任齊國丞相九年,,且又聽了蓋公的話無為而治,所以他有的是登山玩水的時間,。齊國都城在臨淄,離大澤山也就三百多里路,當(dāng)時的平度在齊國轄下,,曹參作為丞相到平度巡視的機會肯定是有的,。到了平度,登登大澤山那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特約撰稿 田野[來源:信網(wǎng) 編輯:每皮]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