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三四年級學生將開設游泳課,中小學體育課可以實行彈性課時……昨天,,市教育局,、體育局、財政局和人社局聯(lián)合下發(fā)《加強陽光體育活動促進學生體質健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目標是到2017年,,力爭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明顯提高,全市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率95%以上,,每個學生在學校期間掌握至少兩項終身受益的體育運動技能,。
設學生體質健康指導中心
《意見》明確,,我市將成立青島市學生體質健康指導委員會。委員會由市政府分管市長任主任,,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設立學生體質健康指導中心,負責統(tǒng)籌全市學生體質監(jiān)測與學生健康體檢工作及學生日常健康指導工作,,管理全市學生體質健康工作信息平臺,,每年11月底公布全市學生各項體質健康指標狀況。各區(qū)市也應建立相應機構,,每年公布本區(qū)市學生各項體質健康指標狀況,。
同時要完善青島市青少年體育工作聯(lián)席會議制度。加強部門合作,,全面指導全市青少年體育工作,,協(xié)調解決學校體育發(fā)展中的重大問題。
各校學生體質全市公布
下一步我市將完善學生健康體檢制度,。逐步提高體檢經費標準,,增加體檢項目,加強體檢結果的使用,。完善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和評價制度,。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指標,學生日常參加體育活動情況,、體育運動能力以及體質健康狀況作為重要評價內容,,各學校每年對所有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測試結果經教育主管部門審核后上報納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管理系統(tǒng),。
市教育局將向社會公布對各區(qū)市的抽測結果,,各區(qū)市要公布以學校為單位的測試結果,學校要將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在學校內公布,,有關情況向學生家長通報,。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要深入分析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動態(tài)把握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變化趨勢,,有效指導學校體育工作,。自2014年開始,體質健康測試納入學生田徑運動會比賽項目,。
建學生健康電子檔案
《意見》要求,,各學校要開足、上好體育課,,落實小學每周4節(jié),,初高中每周3節(jié)的課時量,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中科學安排體育課時,,嚴禁擠占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我市確定每年5月份為固定體育節(jié)時間,5月7日為全市體育節(jié)啟動日,。支持中小學與體育專業(yè)學校開展共建或合作辦學,,由體育部門派出專業(yè)教練到學校指導訓練,并安排一定的專項經費,。
《意見》要求實施“學生素質拓展項目”,,全面落實體育課、大課間(課間操)和課外體育活動一體化的陽光體育運動方案,。探索政府購買服務形式,,聘請專業(yè)機構和人員,落實每天下午文化課結束后組織學生開展的體育活動,,積極營造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建立全市學生體質健康電子檔案。將學生體檢,、陽光體育,、課堂教學、過程考核,、特長培養(yǎng)等信息全部納入其中,,加強對學生身體健康的全程監(jiān)測和管理,,并為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提供健康信息,為每個學生提出運動建議,。
三四年級開設游泳課
據介紹,我市將實施“學校體育教學改革項目”,,以集體性,、普及性活動作為主要形式,把增強活動強度作為改善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突破口,,大力推廣田徑,、球類、游泳,、帆船,、武術、體操等運動項目,,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運動技能,。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試行推行多樣化體育教學形式,注重學生興趣培養(yǎng),在小學三到四年級全面開設游泳課,,總課時在20節(jié),,逐步使全體在校學生都學會游泳;鼓勵初高中學校開設游泳特色課程,,高中階段學校逐步實行分層次,、專項化教學,,通過“1+X”形式落實每生兩項體育技能的培養(yǎng);開展體育課男女分別授課,、大小課結合試點,;逐步實行學生按活動興趣選項編班,兩節(jié)課連上等彈性課時安排,。通過引進兼職教師,、建立特色體育俱樂部等方式,落實課堂教學項目的多樣化,。
發(fā)揮體育考試對增強學生體質的引導作用,。組織實施好初中畢業(yè)升學體育考試,畢業(yè)和升學必須達到合格水平,,將學生體質狀況和體育特長如實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將體育課納入高中階段學業(yè)水平考試,有效發(fā)揮其對增強學生體質的引導作用,。
設立體育運動意外傷害險
開體育課,、搞陽光體育活動都少不了體育教師,按照計劃市教育局將在今年年底給全市中小學基本配齊體育教師,。落實體育教師在職務評聘,、福利待遇、評優(yōu)表彰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待遇,。對體育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大課間,、課外體育活動、業(yè)余訓練與競賽等課外體育活動以及組織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等,,納入教學工作量,。各學校要保障體育教師必要的訓練補貼、賽事獎勵和訓練服裝經費,。
加強學校體育設施配備,,2016年前學校體育設施配備基本達到國家標準。落實公共體育設施與場館向青少年學生免費或優(yōu)惠開放規(guī)定,,提高體育場所,、俱樂部等社會體育資源的使用率。學校體育設施場館在課余和節(jié)假日應向學生開放,,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對具備條件的學校體育設施場館按規(guī)定有序向社會開放。加強學校體育風險管理,,規(guī)范體育傷害事故責任認定,,降低體育活動事故風險。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學校體育風險管理機制,,設立學生體育運動意外傷害保險并納入財政公共服務范圍,,探索形成學生體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調查處理機制。
《意見》設定了目標,,到2017年,,力爭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明顯提高,全市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率95%以上,每個學生在學校期間掌握至少兩項終身受益的體育運動技能,,養(yǎng)成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記者 臧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