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張一白執(zhí)導(dǎo),彭于晏,、倪妮,、鄭愷等主演的青春愛情片《匆匆那年》將于12月 5日上映,11月 24日,,片方曝光了一款“寫在黑板上的匆匆那年”宣傳片,,《匆匆那年·全彩電影紀(jì)念版》圖書也將出版。影片改編自九夜茴的同名暢銷小說,,九夜茴也是編劇,,參與了從選角到拍攝的全過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她透露相較于原著電影改動不大,,“我自己喜歡的橋段,都包含在里面了”,。近年來青春懷舊片大熱,,九夜茴說:“這是因為青春不管在哪個時代,總有人愿意去記錄它,,它那么美好,、難忘,我們每個人注定都會失去,。對于青春,,愛情是最好的紀(jì)念。”
青春無代溝:只是北冰洋換成冰紅茶
《匆匆那年》是九夜茴“青春三部曲”的第一部,,相較于《花開半夏》和《初戀愛》,,也是最為讀者所熟知的一部,小說描述了一個關(guān)于青春,、校園,、初戀和成長的故事,書中人物方茴與陳尋的愛情糾葛百轉(zhuǎn)千回,,5位主角相互之間的友情與愛情羈絆更讓人唏噓不已,。
80后的讀者隨著小說里的人物一同經(jīng)歷北約空襲南聯(lián)盟、世紀(jì)之交,、申奧,、非典,,一同哼唱著“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度過學(xué)生時代,,對《匆匆那年》的故事最為感同身受,。而九夜茴相信每一代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每個人都有這樣一段青春,,從高中,、大學(xué)到踏入社會,,當(dāng)愛情隨風(fēng)逝去,,我們能做的只有蛻變與成長。”
著名演員黃磊也表示:“作者的前兩本書我都細(xì)讀過,,尤其是《匆匆那年》,,本來我是要擔(dān)任《匆匆那年》電視劇導(dǎo)演的,所以當(dāng)初讀時很細(xì)心,。那時就發(fā)現(xiàn),,一個80后的作家與我這個70后的人并無代溝,幾乎他們經(jīng)歷的一切我都同樣經(jīng)歷過,,只是我們手中的‘北冰洋’變成了他們的‘冰紅茶’,。”
對于青春,九夜茴的總結(jié)是“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青春是很美好的,是上帝給我們的最好的禮物,。不管美丑,,貧窮富有,它都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但青春殘酷的是,,它終究會失去,所以青春永遠(yuǎn)充滿了魅力,,永遠(yuǎn)讓我們懷念,,這也是近年來青春題材的影片大熱的原因所在。”
忠實于原著:彭于晏倪妮就是書中人
九夜茴作為原著小說作者和編劇參與了電影整個的選角和拍攝過程,,九夜茴說:“電影的角色選定是由導(dǎo)演,、我、監(jiān)制等所有幕后主創(chuàng)一起商定的,。每個人都有力挺的演員,。我力挺的陳尋就是彭于晏。方茴是最難定的角色 ,,我們都一籌莫展,,當(dāng)有人提出倪妮出演方茴時,,我們豁然開朗,直接解決了這個最難的問題,。”
九夜茴透露,,之所以那么篤定請彭于晏來演,是由于他早在2008年的一次活動中就見過彭于晏,,“當(dāng)時就被他陽光逼人的氣質(zhì)打動了,,那次匆匆見過之后,心里就想,,如果有一天《匆匆那年》能拍成電影,,一定要找彭于晏來演陳尋。”
對于倪妮,,她也是“一見鐘情”,,“我和一白哥第一次見倪妮,是在三里屯附近的一個酒館里,,倪妮來也不化妝,,就坐在那里和我們說她的故事,可能有些人覺得,,方茴是一個安靜的女孩,,但在我心里,除了安靜,,還要能看出她的堅定,,倪妮就是這樣一個人,我們不是讓她來演方茴,,當(dāng)時看到她坐在那,,我們就覺得,她是方茴了,。”
相比較原著小說,,九夜茴透露電影的改動不太大,”電影是在尊重原著,、理解原著人物的角度上進(jìn)行的改編,,我個人喜歡的橋段都包含在里面,沒有改動與刪減,。”不過,,與小說以女主角的自述視角講故事不同,電影是站在男主角陳尋的視角敘事,。小說中陳尋處理感情的態(tài)度遭遇過不少非議,,令女性讀者又愛又恨,談及彭于晏飾演的這個角色時,九夜茴說:“我覺得陳尋是個很真實的人物,,不是每個姑娘都能遇到自己的白馬王子,,陳尋做的事可能是每一個成長中的男孩都會犯的錯誤。我不討厭陳尋,,我很喜歡他,。所有犯過錯的男孩在長大后想起曾經(jīng)傷害過的女孩子,都會后悔,?!洞掖夷悄辍凡粌H是女孩看了會流淚的電影,男孩看了也會流淚的,。”
編劇是玩票:從寫故事到有故事的人
在影片拍攝的時候,,九夜茴去過很多次現(xiàn)場,,她表示和其他主創(chuàng)都合作愉快,“第一次去的時候,,我認(rèn)為自己也是主創(chuàng) ,,所以空手去了,,結(jié)果被所有人抱怨,。按理探班應(yīng)該帶好吃的,,結(jié)果我不但沒帶,,而且把他們好吃的都吃了,。電影開拍后,,導(dǎo)演張一白會經(jīng)常給我打電話,我們共同討論里面的人物,、場景,修改臺詞,。他想還原最真實的故事,而我是最了解這個作品的人,。我還老嘲笑他是劇組里唯一的胖子,。”
但與編劇相比,九夜茴說自己更喜歡的還是寫小說,,“因為寫小說是自己說了算,想寫什么寫什么,,可以很自由,。而編劇考慮的東西多,是個技術(shù)問題,,編劇有時候不在于個人,,而是集體的智慧。如果說寫小說是我終身的理想和愛好,,那編劇就是玩票性質(zhì),。”
不過,,她表示由于自己是個特別有好奇心的人,未來小說會繼續(xù)寫,,編劇也會做,,“我最近正在原創(chuàng)一部劇本,,12月份還會有譯本新作《曾少年》上市,它有可能是我最后的一部青春小說了,講幾個少年成長,,分離,,歸宿,,是一本經(jīng)歷式的小說,。包括了迄今為止,我身邊所有人物的故事,,人物很多,,跨度很大,,是一部很豐富的小說,。”
談及今后的創(chuàng)作方向,九夜茴說:“我心里還有很多故事要寫,,比如家族故事,、科幻小說,,或者是武俠小說。”除了寫作,,九夜茴說就是要好好享受自己的人生,“從一個寫故事的人,,變?yōu)橐粋€有故事的人,。”
匆匆的遺憾:不互相虧欠要憑何懷緬
《匆匆那年》的女主人公叫“方茴”,,與九夜茴都有一個“茴”字,是刻意而為嗎?九夜茴說:“這只是巧合,,我開始寫第一部作品的時候,就叫九夜茴了,。方茴這個名字,因為男主角叫陳尋,,尋茴,,尋回,這樣的一個暗語在里,,跟我本人關(guān)系不大,。”
九夜茴也承認(rèn):“這部作品會有一些片段源于我生活里真實的人物,但不完全是一一對照的,。它畢竟是一部小說,,不是傳記,不是回憶錄,。”談及與其他青春電影的比較時,,九夜茴說:“我自己覺得《匆匆那年》是一部真誠的作品,不管在哪個時代,,總有人愿意去記錄的青春,,它那么美好,那么難忘,,我們每個人注定都會失去。對于青春,,愛情是最好的紀(jì)念,。這可能就是它的意義所在。”
電影以“尋·茴”愛情故事為主線,,有干凈清透的喜歡,,有無畏攜手的勇氣,,有成長中該有的掙扎,對于校園愛情,,九夜茴有自己的看法:“早戀是成年人對他們的一個態(tài)度。實際上十七八歲的孩子,,在那個年齡,,對愛情是有自然的向往與選擇,。我們不能阻止他們荷爾蒙的分泌,,不能阻止到了一定年齡,他們對感情的追求,。那時候我們不說愛,只說喜歡,,因為我們以為那時候的喜歡,,就是永遠(yuǎn)。”
小說對于陳尋和方茴是否還能在一起,,留了開放式結(jié)局,談到電影故事的走向時,,九夜茴說:“不論他們是否會在一起,,對方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在,。有的時候,,記憶不就是彌補不能在一起的遺憾么?我希望正在經(jīng)歷青春的人會珍惜 ,,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青春的人會去緬懷,。希望我們匆匆那年的遺憾,,能在這部電影中釋放,。不管是通過書,,或者通過這部電影都能回憶起匆匆那年喜歡的人,,都能重回一次青春。”九夜茴很喜歡林夕為王菲演唱的主題曲所作的詞:“我們要互相虧欠 ,要不然憑何懷緬,。”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