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媽媽:不去扶孩子起來,,而是用堅定的目光鼓勵孩子:“寶貝,你會很勇敢的,,爬起來!”
俄羅斯媽媽:再哭鬧也不去扶孩子起來,,讓孩子自己解決,。
非洲媽媽:看到孩子摔倒,不去扶他起來,,而是自己一次次地爬在地上,,然后做爬起來或是站起來的動作,直到孩子看懂了她的行為,。暗示孩子自己掌握了方法后自己爬起來,。。
中國媽媽:立即上前把孩子扶起來,,一邊敲打地面一邊對孩子說:“寶貝摔疼了是吧?不哭不哭,,媽媽打它!”
大問題 摔倒,是誰的責任,?
各國媽媽們的不同做法,,折射出了不同的教育態(tài)度和理念。
美國媽媽認為:既然是你自己跌倒的,,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解決了就沒事了。美國媽媽是從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勇于承擔責任的角度出發(fā)的,,教給孩子的是堅強、勇敢等堅毅品質(zhì),。
俄羅斯媽媽認為:自然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如果孩子自己選擇了某種過程,那么就讓孩子自然地去發(fā)展,,自己去承擔責任,,家長不會給予任何干涉。這樣的教育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哭
鬧都是沒有用的,,只會讓你更累,,如果自己爬起來了,還能得到大人的表揚,。
非洲媽媽認為:孩子摔倒了,,就要鼓勵孩子解決問題,但如何解決問題,,孩子沒有經(jīng)驗,,需要大人手把手示范給孩子看,讓孩子有章可循,,有方法可操作,。非洲媽媽及時為孩子提供具體幫助,讓孩子有方法可操作,,有范本可模仿,。
中國媽媽認為:孩子摔倒了,,他已很痛苦了,我也心疼啊,。拿地板當替罪羊,,可以緩解他的痛苦,反正地板是沒有生命的,。
多反思 孩子,,需要承擔責任!
對比各國媽媽的做法,,我們會有什么感想呢?除了中國媽媽教會孩子推卸責任外,,其他國家的媽媽都在教會孩子自己承擔責任。這是多么鮮明的對比!難道其他國家的媽媽不愛孩子嗎?不是的,,是中國的媽媽沒有長遠目光,,沒有為孩子將來的人格健康發(fā)展負責任!很多孩子長大后不想承擔責任,和早期中國媽媽無意中教會孩子推卸責任,、逃避責任,、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反思自己,,反而從他人或外界找原因,、進行錯誤的歸因大有關系!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挫折,,犯下了錯誤,,到底該怎么做呢?首先,要讓孩子反思:這是誰造成的問題?是我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嗎?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嗎?如果是,,自己就要承擔起責任,,而不是推脫給他人或社會。有時我們會看到孩子很悲哀的一面:考試沒考好,,怪老師出題太難;找不上工作,,怪父母不是沒權沒勢,不是當官的;家境貧窮,,怪父母沒本事;談不成戀愛,怪對方不好,。
去年南平校園慘案事件的制造者鄭民生,,找工作不順利,怪社會;與原單位領導發(fā)生矛盾,,怪對方不關心他,、不尊重他;多次談對象不成功,對女友懷恨在心,。最后拿無辜的小學生解恨,,報復社會,。
只有先反思和剖析自己,理性分析原因,,理智面對問題,,敢于承認現(xiàn)實,才是敢作敢當,、勇于負責的態(tài)度,,才會正確看待自己和他人,擺正自己和他人,、和社會的關系,。這樣的人,才會受人尊敬,,
被人仰慕,,這樣的人,才會有人愿意和他合作,,共同完成事業(yè),。
多借鑒 從小,教孩子去承擔,!
有些孩子做錯了事,,父母總是說:“你怎么搞的,又弄錯了,,改正過來!”一頓批評和命令,。但孩子依然沒去做,沒去改正,,有一個原因很可能就是孩子不知道怎么去做,,怎么去為自己承擔責任。
比如,,孩子不小心,,“咣當”一聲把碗打碎了,往往會招來父母的一頓批評:“怎么搞的,,連個碗都拿不穩(wěn),,笨手笨腳的!”用批評、指責代替了教導,,結果孩子能記住的就是你嚴厲的目光,,兇神惡煞的表情,不會去反思自己為什么會拿不穩(wěn)碗,。而父母也沒有給孩子提供承擔責任的具體方案,。
正確的做法應該怎么做呢?我們來看看一位美國媽媽的做法:
一位美國媽媽在客廳里看書,她五歲的孩子湯姆在客廳走動,,不小心被茶幾碰倒,,頓時大哭起來,。
美國媽媽聽到兒子的哭聲,就過來把他扶起,,既沒有安慰兒子,,也沒有拍打茶幾,而是鄭重其事
地說:“兒子,,你再重新走一遍!”于是湯姆又走了一遍,。結果這次沒有碰到茶幾。
美國媽媽蹲下身子,,這樣教育兒子說:“湯姆,,走路會碰到茶幾,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因為走得太快,,二是走路的時候沒有看到前面有什么東西,,三是走路的時候腦子里在想著別的東西。你剛才被茶幾碰倒,,想一想是哪一種情況呢?”
這次湯姆明白了,,是自己的原因,下次就知道怎么做了,。因為孩子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還很弱,,這位美國媽媽就詳細地在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導孩子去思考,。這種方法既鍛煉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又教會孩子凡事要學會從自身找原因,讓孩子理解自己應該負什么責任,。
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剛才孩子打碎碗的例子,,是不是明白家長該怎么做了?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