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本"大事記"記錄了2007年的工作點滴。
半島都市報11月9日訊(記者 高曉飛) 在八大關街道紅島路社區(qū),,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有一個習慣—— 記筆記,,工作中的點點滴滴都記錄在案,從未間斷,,拿起任何一個人的筆記本,,都是一本回憶錄。而社區(qū)也有這樣的回憶錄,,從清理樓院到辦理證件,,從開證明到舉行活動……16年間,僅僅是“回憶錄”就填滿了一個柜子,。“之所以選擇這樣一種方式,,是為了將居民的事情辦好,將所有的問題記錄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該社區(qū)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曹花亭說,。
“您好,,請問您的引產證明開出來了嗎?”11月9日下午,紅島路社區(qū)居委會工作人員陳麗梅打通了居民楊女士的電話,。原來,,幾天前,楊女士咨詢社區(qū),,稱胎兒發(fā)育異常要開引產手術證明,。“這個情況比較少見,這個證明怎么開,,我也有點模糊,,就留下了電話,把她咨詢的問題記下來,,當天詢問主管部門后回復了她,。”陳麗梅說,雖然已經回復了楊女士,,但心里還是不踏實,,于是將這一頁筆記旁寫上了“關注”二字。
在陳麗梅的辦公桌上,,記者發(fā)現(xiàn)了這本特殊的筆記本,,紅字藍字黑字,密密麻麻、但清晰有序,,記錄的都是瑣碎小事,,比如誰的戶口遷出遷入,都要詳細記錄下來,,以備后用,。據(jù)了解,該社區(qū)所有工作人員都有一本明細賬,,每天接了哪些電話,,居民有哪些疑問,筆記本上一清二楚,。個人有個人的回憶錄,,社區(qū)也有社區(qū)的回憶錄。“我們管這個本子叫‘大事記’,,里面雖然大多數(shù)是小事,,但在我們眼里,居民的事就是大事,。”曹花亭說,。
從1999年開始,“大事記”就開始了,,每天下班前都有工作人員將一天的工作匯總記錄,,有時候一天的內容達十幾條。“不少信息是居民咨詢的,,有的我們也答不出來,,就用紅筆標注,第一時間給對方答復,。”工作人員溫靜說,,雖然看上去用筆記錄有些過時,但在她看來,,這是一舉多得的好習慣,,記錄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工作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
在曹花亭的辦公桌上,,這樣的本子更多,抽屜里足有十幾本“大事記”,。“每天能寫好幾頁,,寫下的一筆一劃都是承諾,也是責任,。”曹花亭說,,將居民需要的,,要為居民做的永遠列在第一條,這也是一天工作的“頭條”,,這不僅僅是記錄一個工作那么簡單,,更是希望通過記錄的過程,讓每一個工作人員心沉淀,,只有心踏實了,,才會更好地為居民服務。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