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平度市人民醫(yī)院23人感染H7N9病毒死亡的老謠言再度在青島人的朋友圈間傳播,。謠言稱暫時別吃青島的豬肉,,平度已有13167人感染病毒。青島市網上辟謠平臺(piyao.qdxin.cn)第一時間致電平度市人民醫(yī)院,,醫(yī)院工作人員表示該信息是一則謠言。
實際上這是一則被迭代傳播過多次的老謠言。2019年青島網警巡查執(zhí)法就曾發(fā)布辟謠信息,,確認該謠言系平度人袁某某編造發(fā)布,今年4月,,平度市人民醫(yī)院再次發(fā)布辟謠信息,,核實相關內容實屬謠言。
不可否認,,在目前常見的各類謠言中,,與健康疾病有關的謠言出現頻率最高、表現最為活躍,,一度成為網絡謠言的“重災區(qū)”,。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疾病相關是健康類謠言傳播最常涉及的議題,,今天人們更加重視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這類謠言所涉及的話題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利用人們對自身健康關注的心理,,一些人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tài)傳播此類信息。疾病的未知性與復雜性易激發(fā)人們的恐慌情緒,,面對負面信息,,人們通過散布謠言讓更多的人知道,獲得一種“我不是一個人面對恐慌”的群體支持感,,用傳謠的方式消解恐慌感,,因此“H7N9病毒導致死亡”的老謠言常傳常新。
真假信息混雜的網絡時代,,謠言通常以更快的速度傳播,。面對容易引發(fā)恐慌情緒的信息,老年人往往對此深信不疑,。越來越多的銀發(fā)族進入網絡世界,,學習如何獲取資訊,與外界進行交流,,由于缺乏對真假信息的辨別能,,逐漸成為傳播謠言的“易感人群”。謠言是沒有可靠證明表述,,這些表述成為謠傳或小道消息得以傳播的根基,,其中包含了很多危言聳聽的成分,。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加害怕疾病,一旦謠言中含有“死亡”等刺激性語言時,,會在心理作用下被廣泛傳播,。
H7N9病毒致死、濟南青島發(fā)現XBB病毒感染者……類似的謠言已被官方多次辟謠,,為何還能反復傳播,?謠言不是單純的點對點或點對面的傳播,互聯網信息傳播極為復雜,,具有即時,、海量、互動等特點,,有時謠言已跑出千里,,辟謠信息才剛剛出發(fā),辟謠不及時或辟謠力度不足都會導致公眾被謠言所迷惑,。在現實生活中,,謠言傳播違法成本很低,卻有一些市民因為專業(yè)知識欠缺或意識不足而傳播謠言,,但不乏有人故意捏造,、傳播謠言,獲取流量博得關注,。
遏制謠言,,需要多方合力。謠言出現時,,官方辟謠要能及時跟上謠言的腳步,,打通辟謠信息傳播渠道,傳播科學的聲音,,減少公眾誤解,,及時辟謠、有效辟謠甚至反復辟謠,,有力壓制謠言,。傳播謠言的網絡平臺、社交媒體應履行把關的責任與義務,,第一時間刪除涉謠信息,,防止反復傳播。對傳播謠言的用戶進行封號等嚴肅處理,,通過技術手段提升溯源能力,遏制信息傳播源頭,。作為信息傳播者的網友要保持警惕,,對于疑似謠言的信息多個心眼兒,,不是看到別人在傳播自己也跟著傳播,這樣就真的成為了謠言傳播的“幫兇”,。
今年5月,,公安部網安局部署開展為期100天的網絡謠言打擊整治專項行動,面對舊謠言反復傳播的問題,,需要全社會建立多元主體共治謠言的長效機制,,相關部門、專業(yè)機構,、新聞媒體和公眾形成緊密配合,,用真相粉碎謠言,以共治破除謠言,,謠言必將無處遁形,。
信網評論員 王熠冉
[來源:信網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