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津瓷房子拍賣為何三次被撤回 僅房子主體值錢?
說起天津和平區(qū)赤峰道64號的瓷房子,,恐怕到過天津的人都不會陌生,。當初收藏家張連志花了近七年的時間,用瓷片賦予了這棟歷經百年的法式老洋樓新的生命,。如今這棟聞名遐邇的瓷房子卻因張連志深陷借貸糾紛,,房子主體面臨著被法院執(zhí)行拍賣的命運,瓷片或將被扒,。
一位外國游客在瓷房子拍攝,。 中新社記者 張道正 攝
記者了解到,天津東麗區(qū)人民法院原本定于今天對瓷房子進行司法網拍,,然而前天又臨時將拍賣撤回,,瓷房子暫時躲過一劫。在瓷房子的拍賣上,,事件曲折多變,,各方說法不一。
背景
7年時間7億古瓷片裝出瓷房子
瓷房子坐落于天津市和平區(qū)赤峰道64號,,是一棟獨門獨院,、地上4層、地下1層的法式小洋樓,,曾是近代中國外交家黃榮良的故居,。
張連志回憶,他接手洋樓前,,這棟建筑已經空置了十幾年,。因長期無人維護,木質的天花板腐爛了,,下雨的時候屋里會漏雨,。站在四樓跺一跺腳,下面幾層會撲棱棱地往下掉灰,。
張連志1957年生于天津,,成長于天津的法租界,是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的鹽商張家的后人,。
正經玩古瓷的人都是先從瓷片玩兒起,。張連志從兒時就開始接觸瓷片。之所以會想到用瓷片來裝飾洋樓,,張連志說,,是因為“瓷片太多了”,更因為瓷器的英文“China”也代表著中國,。
張連志花了3000萬買下了洋樓,。從2001年開始,,張連志親自領著工匠修繕房屋,并用“7億古瓷片,、13000多件瓷器,、300多尊歷代石造像、300多尊歷代石獅子”點綴于這棟小樓的外墻,、內飾,、房頂、門楣,、窗格……長約768米,、寬80厘米的一條古瓷巨龍,穿梭于房梁屋脊,,蜿蜒起伏的身軀巧妙構成了英文“China”,。
2002年,張連志正式辦理了購買“瓷房子”的手續(xù),。瓷房子沒有專業(yè)的設計師,,張連志也從未學過設計。在用瓷片裝飾瓷房子期間,,張連志就像中了邪一樣,。黏合劑是江米汁和白灰的混合物,很多瓷片都是張連志親手粘上去的,。
張連志告訴記者,,為建造這座瓷房子,他投入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光人工費就花了一億多,。這中間很多人都勸他別干了,,與其花錢費力還不如去干房地產。但張連志執(zhí)著于此,,一個沖動就是7年,,在外人看來有些時候他就像個精神病。
2007年,,瓷房子以民營博物館的形式正式對外開放,,門票售價50元。盡管輿論對于瓷房子的藝術審美褒貶不一,,但卻阻擋不了絡繹不絕的參觀者,。
2010年,瓷房子被美國赫芬頓郵報評為“全球十五大獨特設計博物館”,,一同入選的還有巴黎盧浮宮,。2011年3月,,天津市和平區(qū)文化和旅游局同意核準其為AAA級旅游景區(qū)。
官司
深陷借貸糾紛瓷房子面臨強執(zhí)
作為天津的著名景點,,瓷房子已然成為一個人們習慣的存在。如今,,它卻面臨著要被“扒皮”拍賣,。原因是張連志任董事長的天津粵唯鮮文化產業(yè)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張連志本人深陷億元借貸糾紛。
因為裝修瓷房子,,張連志耗費財力過大,,為此欠下了幾千萬的債務。所以2012年,,張連志用瓷房子做抵押向天津一家名為鑫澤的小額貸款公司借款1個億,。張連志認為,他有資產,,借1個億周轉對他來說不是太大的問題,。他也曾找過銀行,但“銀行貸款多難啊,,根本就不行”,。
后來張連志和鑫澤公司在借貸金額上產生了分歧。張連志稱,,雖然借款合同加起來是1個億,,但他實際只收到5700余萬。但鑫澤公司堅稱,,實際出借的就是1個億,。
因張連志未按時還款,2013年8月,,鑫澤公司向天津東麗區(qū)人民法院起訴了粵唯鮮公司和張連志,。經鑫澤公司申請保全,法院查封了瓷房子和張連志的另一處房產——睦南道的疙瘩樓,。
此后,,三方在法院的主持下達成調解協(xié)議。根據協(xié)議內容,,粵唯鮮公司自愿償還鑫澤公司借款本金1億元及相應的利息,,張連志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但粵唯鮮公司和張連志到期均未履行義務,。鑫澤公司于2013年9月3日向東麗區(qū)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張連志被列入失信被執(zhí)行人名單。去年7月,,他更被東麗區(qū)法院以拒不履行生效文書,、拒絕申報財產等原因連續(xù)拘留3次,。
去年8月17日,申請執(zhí)行人與張連志達成執(zhí)行和解協(xié)議,,再次確認借款本金為1億元;約定了付款時間,。同時,雙方還約定被執(zhí)行人到期不能履行時,,法院可以根據評估報告,,以評估價格1.4049億元為起拍價,拍賣赤峰道64號房產;拍賣之前,,被執(zhí)行人協(xié)助將該房產中所有瓷片等裝修材料,、辦公用品、家具,、古董,、陳列品等物品進行清場,配合拍賣,。
執(zhí)行和解協(xié)議達成當日,,法院對張連志解除了拘留措施。
波折
原定今日拍賣被法院臨時撤回
今年6月19日,,東麗區(qū)法院發(fā)布公告,,將在淘寶網上對赤峰道64號房產進行網絡司法拍賣,起拍價為1.4049億元,。但后來法院進行過兩次拍賣調整,,第一次撤回的原因顯示為“拍賣價格有待商榷”,第二次則是“拍賣須知有變動”,。
第三次拍賣時間確定為8月8日,,也就是今天,起拍價仍為1.4049億元,。然而,,就在8月6日,東麗區(qū)法院再一次撤回拍賣,。
法院公開表示,,由于公告拍賣期間接到相關反映,該建筑系歷史風貌建筑,,粵唯鮮公司及張連志在未經有關職能部門審批的情況下,,擅自在建筑物外墻貼加瓷片,改變了歷史風貌建筑的外部造型,,涉嫌違反了相關地方行政管理規(guī)定,。鑒于上述情況是否屬實需要核實并需等待相關主管行政部門明確態(tài)度,因此法院依法撤回對該建筑物的拍賣。
對此張連志的代理律師王殿學認為,,瓷房子貼瓷主要發(fā)生在2001年至2002年之間,。但黃榮良故居被認定為文物是在2004年,被認定為歷史風貌建筑是在2005年,。“施工期間相關條例尚未出臺,,又何來違反一說?”
此前,粵唯鮮公司及張連志曾向東麗區(qū)法院提交過中止拍賣瓷房子的申請,,并分別向東麗區(qū)檢察院和東麗區(qū)法院提交了抗訴申請書和再審申請書,,主要理由是涉及案件合同真?zhèn)巍嶋H借款數額等關鍵事實尚未查清,。
昨天上午,東麗區(qū)法院則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向社會通報了這起案件審理執(zhí)行的有關情況,。就借款數額的問題,東麗區(qū)法院通報稱,,本案不僅有當事人簽訂的借款合同,、相應的銀行劃款記錄證實借款總金額為1億元,而且在審理階段,,張連志本人親自到庭,,認可借款1億元的事實,并多次達成調解,、和解等協(xié)議承認借款本金為1億元,。
對此,張連志的律師王殿學回應稱,,不管當初張連志基于什么樣的原因達成和解,,我國民事訴訟法也有規(guī)定,法院應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張連志如今否認收到1億本金,而我們也發(fā)現在總共9筆轉賬中,,有多筆不是三方間的直接轉賬,,至于錢的去向法院應當予以查清。”
探討
瓷片房子“扒皮”拍賣引發(fā)爭議
1.4049億的起拍價是怎么來的?接受法院委托的天津中量房地產土地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出具的房地產糾紛估價報告顯示,,瓷房子平均單價為52471元/建筑平方米,,合計1.4049億元。東麗區(qū)法院表示,,這一評估值僅是針對建筑物主體做出的價格評估,,不包括室內室外文物及瓷器裝飾價值。
也就是說,瓷房子在評估拍賣時外面附著的瓷片和建筑物本身被拆分對待了,。
作為糾紛的旁觀者,,公眾更為關心的無疑是瓷房子的命運。倘若扒去瓷片,,恐怕不僅是瓷片毀了,,房子一樣毀了,著名的瓷房子也將不復存在,。
對此,,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趙曉舒表示,根據《民法》物的分類可知,,瓷片和房屋本身構成的是結合物,,已經是一個獨立的物,是不能分割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肖建國也認為,,房屋和瓷片實際上已經無法切割開來,法院在執(zhí)行以及查封和拍賣的時候,,應當將房子本身連同其上的瓷片和瓷瓶一起進行評估,。
肖建國進一步解釋,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執(zhí)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guī)定》,,拍賣的多項財產在使用上不可分,或者分別拍賣可能嚴重減損其價值的,,應當合并拍賣,。“瓷房子上所附著的瓷片部分屬于房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經毀損或者變更其性質,,瓷片與房屋在使用上不可分離,。”
但也有法律人士認為,因為牽涉的瓷片,、瓷器數量過于龐大,,年代、品質也都不一樣,,要完全評估后再拍賣難度可想而知,。因此瓷片的問題最好由當事人自行協(xié)商解決。
今年3月,,張連志自行委托北京市國宏信價格評估有限公司對“瓷房子”進行評估,,整體估價為97.97億余元。但東麗區(qū)法院表示,,該評估是單方行為,,評估報告不具證明效力,。
瓷房子暫時逃離了被“扒皮”的厄運,但其未來命運如何,,還不得而知,。
本報記者 張蕾
[編輯:乒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