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溫引發(fā)疾病可預防 老人嬰幼兒等是中暑高危人群
我省近來持續(xù)高溫,記者7月23日從省疾控中心了解到,老年人(65歲以上),、嬰幼兒和兒童,、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從事戶外工作及戶外體育運動項目的人員等,,都是高溫中暑的高危人群,而涼爽通風的環(huán)境是防止高溫引發(fā)的不適,、疾病,、甚至死亡的最好保護措施。
不要把嬰幼兒單獨留在車里
省疾控中心提醒公眾,,高溫引起的不適,、疾病或死亡是可以預防的。當氣溫達到32攝氏度及以上時,,應盡量留在室內(nèi)并保持通風;避免正午出行,,或長時間在戶外停留。
夏季要關注天氣預報,。要多喝涼開水及不含酒精的飲料,,增加液體的攝入量。不要把嬰幼兒和兒童單獨留在車里,,避免高溫缺氧,。抵御中暑最好的措施就是預防——保持涼爽。炎熱的天氣里,,在飲水,、行為活動及服裝方面做些簡單的改變,,就可以很好地預防中暑,保持健康,。
高溫中暑的類型與緊急處理措施
根據(jù)癥狀的輕重,高溫中暑可分為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其中:輕癥中暑可表現(xiàn)為頭暈,、頭疼、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xié)調(diào)等,。
重癥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重癥中暑可以表現(xiàn)為這三種類型的混合型,。中暑可以導致死亡。
人們通常將熱疹稱為痱子,,針對熱疹,,最好的處理方法是提供涼爽、濕度小的環(huán)境,,保持患處干燥,,再使用痱子粉,通常不需要去醫(yī)院就診,。
針對曬傷,,要冷敷或浸泡在涼水中;在曬傷的地方涂抹保濕乳液,不要使用霜,、軟膏等質(zhì)地過于濃稠的護膚品;不要擠破水泡,。
熱痙攣的主要表現(xiàn)為肌肉疼痛或抽搐。針對熱痙攣,,應讓病人靜坐在涼爽的地方休息;飲用果汁或運動飲料;如果病人有心臟病史或1小時后熱痙攣的狀況還沒有消退,,要趕緊就醫(yī)。
熱衰竭起病迅速,,患者常出現(xiàn)眩暈,、嘔吐、痙攣,、昏厥等癥狀,,要給病人喝涼爽且不含酒精的飲料;洗涼水澡或擦拭身體;開空調(diào);換上輕便的衣服。如癥狀嚴重,伴有心臟疾病或高血壓,,要立即就醫(yī),。
熱射病表現(xiàn)多樣,頭暈,、惡心,、極高的體溫(口腔體溫大于39.5攝氏度)、皮膚紅熱且干燥無汗,、怕冷等,。應將病人移到陰涼的地方,用涼水擦拭身體等方式迅速給病人降溫;不要給病人喝水;要迅速撥打120,。
[編輯:乒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