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學周各校拋“減負大禮” 學者稱深化教改是關鍵
近日,,各地中小學陸續(xù)開學,不少學校紛紛在新學期為學生派送“減負大禮包”,,但也有學生抱怨“越減負擔越重”,。對此,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在接受中國網(wǎng)記者采訪時表示,,給學生減負關鍵在政府,必須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義務教育均衡,,改革中高考(精品課)制度,真正把學生從升學、考試競爭中解放出來,。
開學“第一課” 各地派送“減負大禮”
中國網(wǎng)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新學期伊始,上海,、長沙,、無錫等地學校紛紛發(fā)出“減負大禮包”,為學生減輕學業(yè)負擔,。
近日,,上海市教委為減負“下猛藥”:一方面,學?;謴?ldquo;晚托班”,,啟動試點學校作業(yè)、考試(測驗)備案制,,杜絕招生測試題目“超綱”;另一方面,,約談奧數(shù)等“四大杯賽”舉辦方,建議停辦相關賽事,,并且規(guī)范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行為,。
而長沙市去年底出臺了減負6條規(guī)定,要求各區(qū)(縣,、市)和學校制定實施細則和操作規(guī)程,。開學第一天,開福區(qū)四方坪小學,、新竹第二小學就宣布設立“無書面作業(yè)日”,、“無書包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外興趣活動時間,。
無錫市教育局在新學期再次重申“禁補令”,。禁止包括民辦學校在內(nèi)的全市中小學校假期集中補課,,禁止各中小學校(含民辦)外借校舍和場地用于培訓機構辦學,。
另外,長春,、南京,、宜昌等地也紛紛開設小學校內(nèi)課后“托管班”,一方面為了解決雙職工家長課后托管的難題,,同時也為了防止校外增負對沖校內(nèi)減負效果,。
家長、培訓機構是學生減負的“阻力軍”?
記者注意到,,為減負政府已多次頒布“減負令”,,學校也積極配合減少作業(yè),、減少考試。但結果卻是,,孩子放學后直接走進校外培訓機構,,“減負”變成“越減負擔越重”。
李盈欣(化名)和丈夫在山東棗莊市一家化工廠工作,,兒子今年小學六年級,。提及“減負”,她告訴記者:“學校為給學生減負,,每天下午不到四點就放學了,,但經(jīng)常布置一些聽寫、背誦的作業(yè)要求家長協(xié)助完成,。因工作忙,,我們既沒時間接孩子放學,,也沒能力輔導他功課,只好送輔導班,,讓那里的老師協(xié)助完成,。”
也有家長送孩子上輔導班是希望孩子多學一點知識,,提高學習成績。“送孩子來上輔導班,,能夠填補他們在校少學的時間,,并且我們可以補充很多學校老師不講或講得不深的內(nèi)容,,還會傳授一些答題技巧,,這樣孩子的成績會比較容易提高。”無錫市一家培訓機構輔導老師告訴中國網(wǎng)記者,。
專家稱應深化改革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
“政府必須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緩解‘擇校熱’,改革中高考制度,,改變教育評價和人才評價體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為學生減負,把學生從升學,、考試競爭中解放出來,。”熊丙奇表示,。
面對中小學生減負“屢減不止”的難題,熊丙奇認為,,學生減負的關鍵在于政府,。政府應明確自己的責任,理順教育發(fā)展的邏輯關系,,適當放開教育資源配置,、考試招生等權力,,推進招考分離,把辦學自主權交給學校,,將考試變成一種評價服務,。
同時他還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大管理力度,對違規(guī)辦班,、辦學行為加強監(jiān)督,、落實懲處措施。
(記者張艷玲 實習記者蔣家樂)
[編輯:帛幼]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