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茹:貼各色剪紙營造新年氛圍
管茹說:“雖然現(xiàn)在很少有人過年貼剪紙 ,,但在我小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己家的門 、窗,、櫥,、柜上貼上紅色剪紙 ,室內(nèi)擺放的壺,、瓶,、壇、果盤,、筷子筒等用具以及購買的年貨上面也會粘貼剪紙 ,,營造出濃濃的新年氛圍,。那時候我的母親、姥姥都會剪紙 ,,一張紅紙 ,、一把剪刀,到她們手里不一會兒,,就變出各種美麗的圖案,,所以從小我也喜歡剪紙。”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農(nóng)歷正月里走家串戶帶著的禮物上面也都貼了剪紙 ,。禮物雖然重要,但是貼在禮物上的剪紙更花心思,,比如,,剪成‘如意’字樣,為的就是送上濃濃的祝福,。就算不會剪紙的人家,,也會在禮物上放上一塊紅紙表示心意。”
管茹說,,“我們年輕那會兒,,家家戶戶還是那種帶窗欞的紙糊窗,每個窗欞之間的間隙很窄,,但是我們要把全家所有的窗欞中間都貼上剪紙作品,。”
“有的人家還要用松枝、白果,、金箔紙 ,、銀箔紙以及大紅紙剪成的元寶和銅錢扎成搖錢樹。這樣的習俗,,在城市里逐漸消失了 ,,農(nóng)村里偶爾還能看到。不過,,每年春節(jié),,我還是會貼一些剪紙貼在家里的各個角落,紅紅火火才能過一個喜慶年,。”管茹說道,。
史秀儉:買大紅色的布料做新衣服
“小時候我們家住在原四方區(qū),準備年夜飯,、拜年,、逛廟會、看燈會都是過年時才會有的。小時候我很喜歡過年,,過年了,,我們就有新衣服穿了。那時候買衣服的人很少,,都是自己做衣服。周圍的鄰居有手巧的,,我們就去找鄰居幫忙裁裁剪剪,。一到農(nóng)歷臘月,就有小孩子跟著大人 ,,去集市上買上幾尺大紅色的喜慶布料,,準備做新衣服了。我家姊妹4個,,我是最小的,,還有一個哥哥。每年穿上新衣服,,我們大都會比較一下誰的花紋最好看,,誰的扣子最漂亮。有一年,,我母親忙過了頭,,忘記給三姐做新衣了,三姐哭得好傷心,,最后還是我父親去附近的百貨大樓給她買了一件,,這才不哭了 。”史秀儉說:“除夕的年夜飯可以說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了,,我們在農(nóng)歷臘月廿七左右就開始忙活了,。炸魚、炸肉,、做四喜丸子,、熬醬肘子……都是年夜飯的一部分。蒸饅頭的時候,,講究的人家會做花式饅頭,,像是桃子狀的、魚狀的,、元寶狀的,。除夕當然是離不開餃子的,我們會在餃子里放幾個硬幣,,吃到硬幣的人來年會有好運,。”
“記得家里有黑白電視后,一家人一邊吃年夜飯,一邊看春晚,。有些鄰居家沒有電視,,也會跑到我家一起看節(jié)目。大家說說笑笑,,大約在23點的時候,,就開始下餃子了。等24點餃子出鍋以后,,大人們就開始放鞭炮迎新年了,。大年初一,我們早早地就開始拜年了,。因為是住的樓房,,所以拜年的時候,整棟樓的人家都是需要拜年的,,你要是沒有去誰家,,那家人肯定會不開心的。”史秀儉回憶,。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wǎng)記者王鑫鑫 孫雅琴 任波 劉金震 實習生 吳學惠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