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數(shù)學教授喊停女兒奧數(shù)課:題目連我都不會做
“這么多年來,我們?yōu)闇p輕學生負擔采取了許多措施,,中心環(huán)節(jié)是減少授課內(nèi)容,、縮減課時,,其中普通高中物理等科學課程首當其沖,。然而,請在座各位想一想,,對比一下自己上學的時候和現(xiàn)在的娃娃,,誰的負擔更重?”7月12日,在中國科學院學部召開的第二屆科學教育論壇上,,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提出的這個問題,讓在場的專家學者陷入了思索,。
朱邦芬指出:“高中物理學等科學教育最重要的作用是培養(yǎng)影響學生一生的科學素養(yǎng),,對于提高全民科學素養(yǎng)、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極其重要,。認為高中科學教學只對未來的科學家或工程師有用,,是不對的。因此,,目前中學科學教育弱化趨勢必須要扭轉,。”朱邦芬的觀點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們的贊同。大家對高中科學教育中存在的認識誤區(qū)進行了辨析,,并提出解決建議,。
降低課程難度、減少教學內(nèi)容 減負
朱邦芬說,,目前“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競爭愈演愈烈,,甚至提前到幼兒園報考,而一再提倡“減負”后學生實際學習時間并沒有減少,。他日前曾到浙江省部分中學進行調研,,一位高二學生向他反映:自己參加過一周的補習班,補習內(nèi)容就是同一類型題目反復做,,“后來再看到這類題目都有想吐的感覺”,。
“我們必須要澄清一個誤區(qū),降低課程難度,、減少教學內(nèi)容并不等于 減負 ,。”朱邦芬說,“這對于優(yōu)秀學生和學習差的學生基本不管用,,對于大量學習中等的學生有一些作用,,但也使得他們更加努力去 刷題 ,有時候反而是增負,。”
學生將大量的學習時間耗費在“刷題”和死記硬背上,,這一點讓朱邦芬特別擔憂,。“獲取高分的路徑更加依賴于學生的細心,、勤奮和大量的模擬考試,,高三整年都在復習,讓不少本來對科學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熱情消磨殆盡,,產(chǎn)生厭學情緒,。這種情緒可能影響到大學、研究生階段,,甚至會延續(xù)到工作階段,,對我國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發(fā)展將產(chǎn)生長遠的負面影響。”
日常生活用不上 公式定理無用
在高中科學教育中的另一個誤區(qū),,就是認為很多知識將來用不上,,例如數(shù)學公式和物理定理等,因此沒必要學,。對于這個問題,,清華大學附中校長王殿軍說:“我是學數(shù)學的,現(xiàn)在很多物理知識的確記不住了,。但物理是無用的嗎?我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思想方法已經(jīng)成為思維的一部分,。”
王殿軍說,進入大學后,,理科不再學文,,文科不再學理,大部分人的理科素養(yǎng)或文科素養(yǎng)就到高中為止,,“如果我們的老師能夠認識到自己將是學生在某個領域的最后一位教師,,可能教學就會不一樣了”。
朱邦芬對此有同感,。他以物理教育為例說,,高中物理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培養(yǎng)物理學家,除了要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和原理外,,還要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建立科學思維的準則和方法,,“如根據(jù)基本原理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認識實驗對于檢驗理論的重要性,、在考慮復雜現(xiàn)象時抓主要矛盾的能力,、具有數(shù)量級的概念等。只有這樣,,才不會隨便聽到什么,、看到什么就輕易相信”。
培養(yǎng)能力 基礎教育階段脫離知識學習
只重視知識灌輸而忽略能力培養(yǎng),,是教育界早已關注的問題,,并已經(jīng)開始著手改進。
但朱邦芬認為,在改進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偏差,,比如片面強調能力培養(yǎng),認為很多知識可以通過自學獲得,。
朱邦芬認為,,學習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它們相輔相成,,在不同的階段要取得不同的平衡”,。對于優(yōu)秀的大學生和研究生,應更多養(yǎng)成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和習慣,。但作為基礎教育的中小學教育,,基本齊全、概念正確的基礎知識傳授是必要的,。朱邦芬說:“知識的傳授應該成體系,,脫離學習知識、空談能力和過程,,只能培養(yǎng)出只知皮毛的夸夸其談的空談家,。”
科學教育 教學生千奇百怪的解題方法
在當校長前,王殿軍曾是清華大學數(shù)學系教授,,他笑言自己的女兒上了幾次奧數(shù)就被他喊停了,。“她問我的題目我都做不出來。”王殿軍說,,不是因為題目難,,而是奧數(shù)班解題的方法是“不正常”的。
在王殿軍看來,,良好的科學教育不是要教給學生千奇百怪的解題方法,,這反而會讓學生們“思維走歪了、興趣學沒了”,。從定位上,,在基礎教育階段,科學教育要面向所有學生,,解決未來全民科學素養(yǎng)整體水平提升的問題,。他說,科學教育要真正做好,,必須做到內(nèi)容豐富,、有層次,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全科開考,,可以引入平均成績點數(shù)(GPA)的方法,。同時,在科學評價的基礎上,,改變升學方式,,讓學生的所有時間都成為有意義的學習時間。
朱邦芬認為,,高中科學教育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對學科主要領域有正確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樹立科學精神。他提醒說,,“一刀切”式降低課程要求,,不僅達不到減負的目的,而且在學生基本素質培養(yǎng)上無所作為,,甚至還有所倒退,。而高考畢竟有選拔人才的重要作用,考試要有一定區(qū)分度,。
朱邦芬建議,,對報考一流高校、一流學科的學生,,增加相應的選考科目,,這樣既不會增加報考普通高校學生的負擔,也有利于有特長的學生脫穎而出,。
“誰贏得高中,,誰贏得未來。”與會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科學教育承擔著提高全面科學素質的任務,,更與未來科學家的培養(yǎng)息息相關,“雖然很難,,但必須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
[編輯:三人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