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笑只留在瑯琊臺 ▲ 秦始皇走過的秦御路,,共有386步臺階,。
這是一個奇特的瞬間,,登上膠南瑯琊臺的秦始皇一反往日的蹙眉按劍,、莊重威嚴,,而是滿面春風(fēng),、笑著張開雙臂,,仿佛要將面前的大好河山攬入自己懷中,。研究秦始皇的史學(xué)專家說,秦始皇的笑不多 ,,真正的笑容只被收藏在了瑯琊臺,,因為這里有他需要的東西,、有讓他真正快樂的東西。所以從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的“黑色大軍”第一次抵達瑯琊臺開始,,這里便成了一代君王最牽掛的地方,為跟越王勾踐比高,,他甚至親自監(jiān)工花一個月時間重新建造了瑯琊臺,,十年三次來到這里。
第一次:一住仨月,,重建瑯琊臺
喜歡數(shù)字“6”,,臺階都帶“6” 秦始皇,姓嬴,,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于趙國,。13歲即王位,,22歲親理朝政,39歲完成統(tǒng)一中國的歷史大業(yè),。這里直接將鏡頭拉到2231年前,,當(dāng)時的瑯琊郡,地域?qū)拸V,、人煙稀少,,但瑯琊臺這個名字已經(jīng)小有名氣,有“東方勝地”之稱,。
關(guān)于為何叫瑯琊,,說法很多,民間有個這樣的傳說:秦始皇繼位后殘暴無比,,讓全國的男人去勞動,、有姿色的女人都來伺候他。瑯哥和琊姑從小青梅竹馬,,兩人正在拜堂成親,,官兵就來抓人了,不得已兩人逃命到海邊一躍而下,,他們跳海的地方便出來了兩座連在一起的山,,名為瑯琊。當(dāng)時秦始皇剛剛完成統(tǒng)一全國的大業(yè),,他計劃帶著臣子們進行一次大規(guī)模的海上東巡,,瑯琊臺成為必須來視察的郡縣之一。
喜歡看古裝劇的電視迷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于其他朝代明亮的黃色和耀眼的紅色,,秦始皇最愛黑色,,黑車、黑馬,、黑旗幟,、黑盔甲,東巡的隊伍如一支“黑色大軍”震懾著神州大地 ,。膠南《瑯琊風(fēng)》主編欒建東介紹:“秦朝尚黑崇六,,以黑色為國色。其實這個顏色的由來也是有講究的,,古時我們說青龍白虎代表著帝王家的威嚴,,青龍的青,就是黑色,。另外秦始皇喜歡數(shù)字6,,所以他的御駕是用6匹馬來拉。”
早就聽說瑯琊臺山海薈萃,、景色宜人,,直到秦始皇真正走上這里才發(fā)現(xiàn),峰巒起伏于腳下,,滄海鋪展至天邊,,他忍不住張開雙臂擁抱這屬于他的一切 ,,臉上竟露出難得的笑容,。一路往上,越走心情越舒暢,,在景區(qū)內(nèi)有一條不得不走的路叫秦御路,,正是當(dāng)時秦始皇登瑯琊臺時走過的路,這條路寬 6.8米,、高135米,,共有386步臺階,每一層臺階都用花崗巖砌成 ,,這個數(shù)字也恰好印證了前面所說,,秦始皇喜歡數(shù)字6。有人說走在這秦御路上有種奇怪的感覺,,會聽到前面的人發(fā)出“咚咚”的腳步聲,,就像行走在水中一般,也有人說其實是因為秦始皇在修建御路時使用了水銀的緣故,。除了秦御路,,在瑯琊臺南側(cè)還有條路叫云梯,也是秦始皇登瑯琊臺的道路,云梯共有336步臺階,,同樣遵從“崇六”的理念,。
再筑瑯琊臺,遷民三萬戶 從山腳走到山頂,,秦始皇實在太喜歡瑯琊臺這個地方了,。突然,他在山上看到個毀壞大半的土臺,,手下告知,,這里原是望海臺,是兩百多年前越王勾踐建的,,當(dāng)時越王滅吳后便筑造了望海臺,,稱霸諸侯。秦始皇一聽怒了:“一個小小的越國也想稱霸諸侯?”隨即下令再建新臺,,要比舊臺更為高大,,這次秦始皇要親自監(jiān)督,三個月內(nèi)必須完工,。為什么偏偏選在這里筑臺,,青島文史專家王鐸說道:“秦始皇不僅自比三皇五帝,春秋五霸也不放在眼里,,所以他要與越王爭高,。”
這一筑臺便發(fā)生了很多傳奇故事,瑯琊臺上的許多景點也都是因此而來的,。當(dāng)?shù)乜たh守令接到秦始皇重新建造瑯琊臺的命令后,,便開始廣招夫役,日夜趕工,,老百姓苦不堪言,,導(dǎo)致人怨天怒。之后便出現(xiàn)這樣的怪事,,秦始皇白天驅(qū)趕著百姓筑臺升高一層,,一夜之間臺西側(cè)的山頭就長高一截。這邊不停地筑那邊不停地長,,秦始皇氣壞了,,“我是統(tǒng)一天下的秦始皇,功過三皇五帝,,豈容你小小山頭擋我道路,。”說罷,往西山上狠狠跺了幾腳,。這一跺不要緊,,西山確實不再長高了,,在他跺腳的地方卻出現(xiàn)一道山溝。溝底溪水淙淙,、溝內(nèi)長著高大的板栗樹,,野薔薇叢生密布,膠南瑯琊臺風(fēng)景區(qū)講解員王春娜說,,這就是景區(qū)有名的“跺腳溝”了,,板栗成熟的季節(jié)游客還能在這兒撿到板栗呢。同時,,山腳下一個清清的水灣也被震壞了,,一分為二,一個成為清水灣,、一個卻成了濁水灣,。
還有一個火石團子的傳說。瑯琊臺本為壤土夯筑而成 ,,但在瑯琊山腳下,,卻散落著許多狀如鵝卵的石塊,質(zhì)地堅硬,,叩之瑯瑯有聲,,火星迸射,當(dāng)?shù)匕傩辗Q之為火石團子,。相傳秦始皇在瑯琊三月不返,,他和隨行臣子、士卒身上突然長出許多紅疙瘩,,奇癢難耐,,御醫(yī)也診治不了。后來,,有一個方士前來求見,,說能治此病。方士讓士卒準備三匹快馬,,日夜兼程趕往咸陽山中溪泉,滿載塊石而歸,。方士讓人將塊石投入瑯琊山下御泉,,囑咐每天飲用。幾天后,,所有人身上的紅疙瘩都消失了,。始皇問詢其理,方士笑答:“水土不服也,。”
歷經(jīng)兩千多年的滄桑,,瑯琊臺依然挺立著。在瑯琊文化陳列館內(nèi)擺放著很多夯土,正是建造瑯琊臺時運來的,,每一塊夯土都堅固無比,,而且從挖掘的土坑中可以明顯看到,夯土之間的距離,、紋理都一致,,建筑工程之細讓人驚嘆。為讓記者有更直觀的感受,,王春娜帶記者到夯土層保護廳,,抬頭看畫在上面的施工圖畫。一個個人物活靈活現(xiàn),,有拿鋤頭的,、有挑擔(dān)子的,在圖畫的右下角有兩個手拿叉子的人,,他們的任務(wù)是隨時檢查夯土是否合格,,叉子戳不進去才算是達到標準,否則就得繼續(xù)加固,。有秦始皇親自監(jiān)工,,瑯琊臺一個月便完工了。同時,,他還下令從全國移民三萬戶到臺下,,免除了12年的賦稅,此后的瑯琊地區(qū)繁華昌盛,。
留下刻石,,記錄豐功偉績 《史記》中對秦始皇到瑯琊臺的心態(tài)這樣記載:“大樂之,留三月”,、“立石刻,,頌秦德,明德意,。”這里的石刻就是秦刻石,,也叫“瑯琊刻石”。膠南著名文史專家王景東曾經(jīng)參與過后期瑯琊臺的考古和修建工作,,他告訴記者:“刻石全文447字,,二字一韻,四字一句,,文筆流暢,,記述了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的豐功偉績,附文還記錄了李斯,、王綰等10個隨從大臣的名字及議立碑刻的事跡,。”據(jù)傳,,碑文出自李斯的手筆。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也跟隨父親足跡巡游天下,,在始皇碑刻旁加刻文字。不過因年代久遠,,到北宋時,,瑯琊臺始皇頌德碑已亡失大半,僅存從臣姓名,,二世碑亦迸裂,。之后幾經(jīng)周折終于找到殘石,珍藏于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
《史記》記載秦代刻石共有七處,,現(xiàn)僅存兩處,其中泰山頂所藏殘碑,,僅存10字?,樼鸨4?6字,且字形,、筆法均優(yōu)于泰山刻石,,實乃國之瑰寶。景區(qū)內(nèi)的瑯琊刻石碑有4.8米高,,是1994年根據(jù)《史記》上的記載修建的,,刻石三面環(huán)刻,東面和南面是秦始皇為歌頌自己的功德讓李斯篆刻的,,西面是秦二世胡亥的詔書,。為便于大家理解,王春娜將二世詔書翻譯成現(xiàn)代文:“這里所有的刻石都是秦始皇所為,,今天我也繼承皇位了,,但是刻石并沒有注明是秦始皇,這樣很久以后,,我們會誤以為是后面皇帝做的,,就不能稱贊秦始皇的功德了。所以大臣李斯等上書,,請求將詔書也刻在上面,,我同意了。”秦始皇的刻石是公元前219年刻的,,而秦二世詔書是公元前209年所刻,間隔十年,。
第二次:途中遭到張良刺殺
第一次登上瑯琊臺后一年,,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二次東巡,這次的目的地還是山東半島,。不過關(guān)于這一次史書上并沒有過多記載,,只是從幾句話中看出,秦始皇這次速度很快,,途中沒有過多耽擱,,除了一件事讓他不得不停了幾天時間,因為他遇到刺客了!
當(dāng)時他的黑色大軍行至陽武博浪沙(今河南原陽東南),,突然從道路旁邊的草叢中扔出來一個大鐵錘,,徑直砸了過來,把一個車輛砸得稀巴爛,。周圍的人嚇壞了,,秦始皇也驚出一身冷汗,這個大鐵錘其實是沖著他來的,,因為砸錯了車,,他才幸免于難,后來得知鐵錘足足有120斤重,,而策劃這起刺殺事件的便是大名鼎鼎的“漢初三杰”之一張良,。張良是韓國人,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韓國的相國,,韓國被秦滅亡后,,張良有幸逃離,但他心中仍盼望著有一天能恢復(fù)韓國,,之后便組織了一批死士,,制定了這次精細的刺殺行動。沒想到行動失敗,,秦始皇派出軍隊追了幾天沒追上,,便繼續(xù)他的東巡。而之后張良便投靠了漢高祖劉邦,。
好了,,現(xiàn)在我們言歸正傳,雖然在路上遇到了刺客,,但秦始皇顯然不以為意 ,,急著往瑯琊臺出發(fā)。他為何這么著急?因為他要去見一個人(后文有交代),。
第三次:十年后再登瑯琊臺
10年后,,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已經(jīng)到了知天命的年齡,。這十年間他的日子并不好過,,六國已被降服,,但有些舊勢力還蠢蠢欲動,北方匈奴眼紅他的疆土,,不斷來侵擾,,還有他的阿房宮遲遲修不好 、長城也進行得不順利,,他本人這些年間連續(xù)不斷遭到刺殺,。秦始皇第三次到瑯琊臺的目的是尋求長生不老藥。
在景區(qū)頂端,,有14尊面容清晰的雕像,,中間那個手指東海、面帶怒色的便是秦始皇,,他旁邊站著的是他最信任的大臣李斯,,另外一邊則是他的二兒子胡亥。而對面正在彎腰匯報情況的人名叫徐福,,正是這個人十年前給了秦始皇一個希望,,讓他焦急等待,十年后卻空手而歸,。
我們借用一下目前正在熱播的電視劇《楚漢傳奇》中的那個鏡頭,,頭發(fā)花白的秦始皇面容憔悴,身邊只有奸臣趙高一人伺候,,“皇帝,,讓奴家為你束發(fā)吧?”秦始皇搖搖頭,繼續(xù)詢問有沒有徐福的消息,。他用了十年時間去相信這個人,,在他生命之火即將熄滅時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編輯:蘇青]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