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沒等到徐福的長生不老藥氣得他見到姓徐的就殺
第三次登上瑯琊臺,,秦始皇怒指徐福問仙草何在
夯土層保護(hù)亭上的畫面 ,,可以想象當(dāng)年筑瑯琊臺的工程是何等浩大!
秦始皇走了,死在最后一次東巡的路上,,卻留給世人數(shù)不清的疑惑,。十年間,,這個千古一帝為何連續(xù)三次來到膠南登上瑯琊臺?他一直在追尋的那個東西是什么?這些問題困擾著過去和現(xiàn)在的每一個人?;蛟S一切都該從統(tǒng)一六國時開始,,那時他正意氣風(fēng)發(fā) 、壯志躊躇,,那時他根本不怕死……
完成統(tǒng)一自稱始皇帝
曾經(jīng)神州大地上有七個君王,,但那時的秦始皇不喜歡“七”,他要“一”,,一統(tǒng)天下的“一”,。秦始皇滅六國的統(tǒng)一之戰(zhàn)很多人早已耳熟能詳,在此記者只將整個過程簡略匯總,。
那時的秦國雖然是七國中實力最強(qiáng)大的,,但還沒有強(qiáng)大到能一下殲滅其他兄弟國家,所以滅六國的計劃應(yīng)該從誰開始呢?秦始皇早就制好了時間表,。韓國是其中勢力比較弱的國家,,但在秦出兵之前,韓國的國王就先服軟了,,向秦始皇俯首稱臣以保自己一命,。秦始皇本就沒把韓國放在眼里,既已稱臣,,那就先向趙國進(jìn)攻吧,這可是秦始皇的老仇家,,想當(dāng)初自己跟隨母親在趙國受盡凌辱,,現(xiàn)在他要來復(fù)仇了。不過,,趙國在當(dāng)時還有一定實力,,秦國出師不利敗下陣來。沒關(guān)系,,趁著休息時間先把已經(jīng)稱臣的韓國解決了,,再借著趙國鬧饑荒的機(jī)會,再次發(fā)兵一舉滅了趙國 ,。趙國的滅亡意味著秦始皇的統(tǒng)一大業(yè)邁出了突破性的一步,。
末代趙王趙遷的長兄僥幸逃脫,率著宗族數(shù)百人逃到了代地,,自稱為代王,,之后與燕國合兵想合力摧毀秦始皇。在這里,,有一個歷史名人要出場了,,那就是荊軻,,燕國太子丹百般伺候著荊軻,就是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幫自己殺了秦始皇,,報曾經(jīng)的凌辱之仇,。無奈,荊軻刺秦,,計劃失敗,,自己反被刺死在咸陽大殿。這下可惹惱了秦始皇,,犯強(qiáng)秦者,,雖遠(yuǎn)必誅,特派十萬兵馬滅燕復(fù)仇,??蓱z燕國國王最終不得不殺了那個不爭氣的兒子暫時保住自己,燕國已經(jīng)潰散,,秦始皇要將滅亡目標(biāo)投向魏國和楚國,,滅魏國容易,但楚國有一代名將項燕著實費了些時間,。之后又將臨時建起來的代國和已經(jīng)逃到東邊去的燕國也都滅了,。至此,秦始皇已經(jīng)將韓,、趙,、魏、楚,、燕國全部鏟平,。最后只剩下個齊國 ,齊國是當(dāng)時的老國,,實力更不可小視,,所以秦始皇對齊國使用了金錢戰(zhàn)術(shù),用白花花的銀子收買了齊國的大部分官員,,再加上當(dāng)時齊國的國王沒什么本事,,這個老國也就輕松被拿下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坐在自己創(chuàng)下的帝國版圖前方,,他的統(tǒng)一大業(yè)終于實現(xiàn)了,他的功勞比三皇五帝還要高,,自稱始皇帝,,年僅39歲。
秦始皇為何要三登瑯琊臺?
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后的秦始皇開始東巡,五次東巡三次都來了瑯琊臺,,為什么?很多人心里都裝著個大大的問號,。膠南著名文史專家王景東、《瑯琊風(fēng)》三位主編張國光,,彭煜文和欒建東,,還有膠南博物館館長翁建紅五位專家坐在一起分析,秦始皇喜歡來瑯琊臺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其一,,秦始皇剛剛完成全國統(tǒng)一大業(yè),正在興頭上,,他要大張旗鼓東巡讓天下人看看他秦國的實力,,震懾海內(nèi)。再加上剛拿下的天下一切都還不安頓,,也想出來拜四時主祠,,搞搞儀式,祈禱國泰民順,。而在這其中,,齊國是當(dāng)時最后一個被合并的 ,雖然不得不歸屬了秦,,但有些人心里還不服氣,,秦始皇來拜他們的齊地八神,也是安撫民意的意思,。這一點,,在司馬遷《史記》中有記載,原話是“紀(jì)功,,頌秦德,。”
其二,能統(tǒng)一天下之人得有多大的氣度和野心,,秦始皇的野心從他登上秦王的寶座就沒停止過。所以他征服了六國,,擁有了天下,。但他還不滿足,他要來看一看,,在大海的那一邊還有沒有人,,有的話他還得繼續(xù)擴(kuò)大疆土。
其三,,尋找長生不老藥,,這一點在民間廣為流傳,也是最關(guān)鍵的一點。在第一次來瑯琊臺之前,,秦始皇心中便有了想長生不老的念頭,,但只是轉(zhuǎn)念一想還不是很強(qiáng)烈。手下為了迎合他的這種心態(tài),,告知在瑯琊臺有“海上三神山”,,這里有全國各地的方士研究長生不老藥,曾經(jīng)的齊威王,、燕昭王都曾來尋找長生不老藥……這些加重了他想長生不老的欲望,,再加上當(dāng)時的著名方士徐福夸下???,要替秦始皇去求神仙要丹藥。所以秦始皇信了,,這成了他心中最掛念的事,,所以只過了一年他又來了,來看看徐?;貋砹藳]有,,過了十年,他等不及了,,再登瑯琊臺,。就這樣抱著一個希望,讓他三登瑯琊臺?,樼鹋_的綠化一直很好,,上面有兩千多種樹木,但主要還是以松樹為主,,松樹寓意長壽,,恰好迎合了秦始皇想長生不老的心態(tài)。
其四,,秦始皇的東方情結(jié),。有人說,秦始皇到瑯琊臺其實是為了尋根,,因為追溯他的姓氏“嬴”是來自東部沿海,,祖上其實是東海人 。這樣聽上去也有一定道理,。除了這些原因,,專家提到,瑯琊臺本身的美景也不容忽視,,這里三面環(huán)海,、景色優(yōu)美。雖然瑯琊臺的海拔只有 183.4米,但在這里卻能將周圍的大珠山,、齋堂島等盡收眼底,,這些在其他地方是感受不到的 。諸多因素下,,秦始皇三登瑯琊臺,。
秦始皇一家壽命都不長
尋找長生不老藥無疑是其中最吸引人的一點,為了能長生不老,,他什么方法都愿意去嘗試,。當(dāng)時全國方士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自己煉丹,,一派以徐福為代表主張去尋找神仙求丹藥,,這兩派秦始皇都信,同時進(jìn)行,。十年間,,雖然他一次次被這些方士欺騙著,但心中的希望仍然存在,。有人會問,,秦始皇為什么那么怕死?
有人做了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秦始皇一家壽命都不長,,他的爺爺秦孝公44歲去世,、他的父親莊襄王34歲去世,而統(tǒng)一全國后秦始皇也到了40多歲,。這樣一想,,他心里的恐懼感就更重,他的天下還沒有徹底穩(wěn)定下來,,他的榮華富貴還沒有享受夠,,將來治國的擔(dān)子能交到誰的手中?這些都讓秦始皇恐慌,尋找長生不老藥便成了這個一代君王畢生追求的東西,,只可惜,,沒等來丹藥,卻召來了死神,。
王春娜說,,秦始皇的二兒子胡亥繼承皇位后也開始學(xué)老爺子進(jìn)行東巡,他心里也惦記著那個長生不老的丹藥,,只是他比自己的父親更冷靜一些。如果等到徐福,,他真的拿來了長生不老藥,,自己正好享用,倘若沒有,胡亥就大開殺戒,。徐福真的沒有來,,十年的長生不老傳說是假的 ,瑯琊凡是姓徐的百姓都成了徐福的替死鬼,,所以時至今日,,瑯琊一帶也沒有姓徐的姓氏,全部改為夏姓,。而膠南文史專家劉圣文在《瑯琊之夢》一書中則這樣寫道:“徐福東渡不歸,,秦始皇見徐姓即殺。”
秦始皇怎么死的
這又是個缺頁的歷史謎題,,大家只能將答案歸結(jié)于兩點,,病逝、遇害,。再回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三次登上瑯琊臺時,他這次堅持出巡,,其實只為等徐福的長生不老藥,,卻不料等來的卻是兩手空空。早已等得不耐煩的秦始皇剛要把徐??愁^,,徐福又說話了,說其實已經(jīng)找到仙島了,,只是遇到了點小麻煩,。這一幕在目前正在熱播的電視劇《楚漢傳奇》中是這樣演的:
秦始皇:“長生不老藥何在?仙人何在?”徐福:“草民這些年帶著船只遍尋,確實找到了蓬萊仙島,,只要登上仙島,,長生不老藥便唾手可得。”秦始皇:“那為何不得?”徐福:“草民無能,,在這蓬萊仙島前有只大鮫龍擋路,,它身高百丈、體寬無比,,尋常人根本無法將其射殺,。欲登仙島必過此關(guān)才行。”秦始皇:“找到仙人 ,,仙人能將仙草奉上?”徐福:“皇帝乃千古一帝,,這些年給海神的奉貢也很多 ,仙人早已得知,,只要登上仙島不僅能長生不老,,還能與仙人共話,,巡游天下。”
聽到這話,,本已經(jīng)疲憊不堪的秦始皇嘴角又笑了,,他又重新燃?xì)饬讼MA⒓聪铝顪?zhǔn)備100位弓弩手,,這次他要親自去射殺大鮫魚,。當(dāng)行至今榮成成山頭一帶時,秦始皇還確實發(fā)現(xiàn)了一條大魚,,弓弩手將其射殺后便放心回去了,。這時他心里有底了,已經(jīng)走到“天盡頭”了,,大鮫魚也殺了,,徐福肯定能拿來仙草,,他就能長生不老了,。等啊等,從日出等到日出,,徐福卻一直不見蹤影,,他終于放棄了,命令大軍回咸陽,。
這時的秦始皇沒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再加上正值炎熱的夏季,滿身寒氣,、勞累不堪還水土不服,,很快就染病平原津(今山東平原境內(nèi)),堅持到沙丘宮平臺(今河北廣宗西北大平臺)時,,秦始皇再也撐不住了,。之后趙高說服大臣李斯,篡改詔書,,殺死秦始皇長子扶蘇,,將二兒子胡亥推上皇位。
秦始皇行至沙丘,,暴病而死,,這是絕大多數(shù)人傾向的死因。當(dāng)然也有人懷疑秦始皇其實是死于非命,,兇手是趙高和胡亥?,F(xiàn)在回想沙丘發(fā)生的一幕幕確實疑點重重,蒙恬是秦始皇長子扶蘇的人 ,,手握兵權(quán),,為何在沙丘時偏偏被支走了?又為何秦始皇死時身邊只有趙高一人?趙高的父母都是秦國的罪人,,玉璽和詔書當(dāng)時都在他一人手上,這些都可能是殺害動機(jī),。只是,這一切都是猜疑而已,,就像秦始皇這個人 ,,注定是歷史上爭議頗多的皇帝。不管死因究竟是什么,,趙高都成功了,,為了進(jìn)一步掩人耳目,炎熱的夏天他們在秦始皇尸體旁邊塞滿了鮑魚,,用魚的臭氣掩蓋住尸體的臭味,。
這就是秦始皇與瑯琊臺的故事。而與瑯琊臺隔海相望處有一個翠綠的島嶼,,曾經(jīng)秦始皇望著那里發(fā)呆,,那個小小的島嶼跟秦始皇之間又有什么故事呢?下期《發(fā)現(xiàn)青島》記者將帶大家走上這個充滿傳奇的海島——齋堂島。
[編輯:蘇青]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