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何殘暴無情?答案:戀母情結(jié)
剛回到秦國時的嬴政,,孤僻不跟人說話;剛坐上寶座的嬴政,殺繼父害兄弟;而擁有至高權(quán)力的嬴政,,更是焚書坑儒大開殺戒……這些暴虐的行為,其實跟他從小生活的家庭有關(guān),。準確地說,,嬴政是在單親家庭里長大的孩子,所以他骨子里有很強烈的戀母情結(jié) ,。當他發(fā)現(xiàn)母親的茍且之事后,,他變得多疑、張狂起來,。齋堂島的傳說故事,,透露出更多有關(guān)嬴政的信息,接下來的幾大疑問都可以從中找到答案,。
身世秦始皇的父親到底是誰?
上文中介紹的趙姬,、呂不韋和異人之間的事情讓大家很容易想到一個問題,既然如此,,秦始皇的父親到底是誰?這個問題從秦始皇登上皇位的那一天到現(xiàn)在都沒有消停過,。帝王家的身世應該是史家記載的第一筆才對,但千古一帝秦始皇卻是個例外,,因為到現(xiàn)在都無從考證他的親生父親究竟是誰?究其答案不外乎兩個人:要么是呂不韋,、要么是秦莊襄王異人。
據(jù)《史記》記載,,異人第一次看見趙姬 ,,“見而說之 ,因起為壽,,請之 。呂不韋怒,,念業(yè)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 ,。”呂不韋壓著心中怒火將自己的愛姬給了異人,。有人說,這時呂不韋已經(jīng)知道趙姬有了身孕,,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登上王位,,才故意導演了這出戲。但這一說法也有說不通的地方,,當時異人還在趙國為人質(zhì),,雖然一直在努力,,將來是否能回秦國當上太子還是未知數(shù),呂不韋怎么可能想得那么長遠,,為自己的孩子做打算,。再說,即便打算,,又怎么能知道這個孩子就一定是男孩呢,。
另一種說法來自《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zhì)子于趙,,見呂不韋姬 ,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簡單明了,,一句話說明問題,,嬴政就是異人之子。為進一步證實可以再看看《史記·呂不韋列傳》中的這句話:“至大期時生子政”,。古代的大期是指滿十二個月,,如果趙姬在嫁異人之前就已懷了身孕,肯定會早產(chǎn),,不會至大期才生,,這一點可以成為秦始皇為異人之子有力的證據(jù)。當然,,還有幾種可能性存在,,呂不韋當時并不知道趙姬已經(jīng)懷孕,而趙姬為了保全自己,,只能冒險嫁人,。又或者,趙姬自己都不知道懷的是誰的孩子,,總之是自己的兒子就行了,。
但這些都是大家的猜測,不管在《秦始皇本紀》還是《呂不韋列傳》,,都不約而同省去了最敏感的字眼,,趙姬嫁給異人時究竟有沒有懷孕?這個問題不解開,這個千古之謎就永遠都解不開,。答案只有秦始皇 ,、趙姬,、呂不韋這三個人知道了。
性格母親的背叛讓他很多疑
《史記》中的一個小故事經(jīng)常被人提起:秦始皇幸臨梁山宮時,,往山下一望,,看見丞相李斯正帶著車騎走過 ,看李斯出門竟然帶了這么多人,,很不高興,,便隨口說了一句。沒想到有位心細的隨從把這事告訴了李斯,,說是皇帝看見你的車騎太多發(fā)火了,,李斯一聽下令趕緊減少隨從。下一次秦始皇出行恰好又看見了李斯,,但跟上次相比,,李斯的隨從少了很多。一看這場景,,秦始皇反而怒氣沖天:“說!是誰給李斯通風報信了?要不然李斯的隨從怎么減少了呢,。”他把身邊的隨從都審了一遍也沒人承認,秦始皇干脆就把當天伺候在身邊的人都殺了!
在秦始皇的一生中,,像這樣因多疑發(fā)生的事件估計還有很多,,他多疑也是出了名的,總覺得身邊的人在算計他,。究其根源,,其實跟他的母親趙姬是分不開的。嬴政雖然有父親,,但從小這個父親就沒有擔起真正保護他的責任,,將他和母親拋棄在趙國好幾年,等回到了秦國,,嬴政又多了個弟弟,,父親就更不會把心思放在他身上了。所以準確地說,,嬴政是一個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從小他的身邊唯一能依靠和信任的只有自己的母親。他對自己的母親百般呵護,,滿足她的一切要求,除了對這個世界的仇恨,,他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母親,。但這個母親骨子里卻耐不住寂寞,不僅與呂不韋發(fā)生茍且之事 ,,竟然還瞞著他與所謂的太監(jiān)給自己生下了兩個弟弟,,險些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趙姬和呂不韋,一個是母親,,一個是恩師,,曾經(jīng)是嬴政心里最信任的兩個人,現(xiàn)在他同時被兩個人背叛,,心理性格發(fā)生扭曲,,連身邊最親的人都不能信任了,還能相信誰呢?
為政人質(zhì)生涯讓他變得暴虐
母親與別人生的孩子,,殺!有臣子說的話不中聽,,殺!為了一句話他焚書坑儒,連殺了幾千人!為了修建他的阿房宮和萬里長城,,他不顧子民死活!秦始皇的暴虐日益加重,,所作所為讓人觸目驚心。膠南的史學專家說,,秦國曾經(jīng)也被稱為“虎狼之國”,,在秦始皇之前的那些君王同樣有野心、有霸氣,,這是黃土高原養(yǎng)育出來的人特有的性格,,也是秦家的遺傳基因。而不同于其他君王的暴虐,,秦始皇的仇恨是從小造成的,。
嬴政出生在趙國,那年持續(xù)了三年的長平之戰(zhàn)剛剛結(jié)束,,趙國四十五萬兵將戰(zhàn)死沙場,,不得不向秦國割地求饒。秦國越是旗開得勝,,人質(zhì)的處境就越危險,。嬴政1歲時,趙國還沒履行承諾,,秦國又開始起兵,。嬴政3歲時,秦國再次出兵伐趙,,逼得趙國要殺掉人質(zhì)異人,,以發(fā)泄心頭之恨。幸虧呂不韋提前得到消息買通了關(guān)系才將異人救回秦國,,獨留下了趙姬母子,。
《史記》中說,“趙欲殺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一句話透露出當時嬴政和母親趙姬在趙國時的痛苦生活,,為了能存活下來,,曾經(jīng)嬴政還專門改了名字叫趙政,跟著母親東躲西藏,,整天活在刀尖之下,,隨時會喪命。這六年的亡命生活,,讓嬴政從小就嘗到了人間疾苦,,見識到了軟弱必遭人欺的道理,造就了他“少恩而有虎狼之心”的性格,。所以他對趙國充滿了仇恨,,對身邊這個世界充滿了仇恨。在統(tǒng)一六國時,,當秦軍大破趙國直攻邯鄲,,一向在家里指揮作戰(zhàn)的嬴政走了出來,他又回到邯鄲,,這個曾經(jīng)自己被欺凌受辱的地方,,他面無表情地看著自己的仇人一個個死在自己面前,邯鄲城瞬間成了一座死城,,但嬴政心里卻笑了,,這也成了母親趙姬臨死前得到的最大安慰,終于報仇了!
他是人質(zhì)的兒子,,他跟別的孩子不一樣,,所以他從小自卑、不跟人說話,,以至于回到秦國后,,即便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宮廷的冷漠讓他變得更孤獨,。同時他也是秦國太子的兒子,,將來要繼承王位,至高無上的地位又讓他變得自傲,。秦始皇的多重性格都是由他這些多重身份造成的,。
身后事秦始皇的后宮嬪妃去了哪兒?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唐代杜牧的《阿房宮賦》反映了秦始皇的驕奢淫逸,,也印證了楊小光在《二百年間帝王家事》一書中所寫 ,秦始皇一生最癡迷收藏三樣東西:女人,、財富和宮殿 ,。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上的記載,他每消滅一個國家,,有幾件大事必須得做:一是讓秦軍將最具特色的宮殿繪制成圖,,然后在秦國首都咸陽附近臨摹修建;二是將各國的珍奇國寶 、金銀財富全部運回秦國;第三,,則是把戰(zhàn)敗國的后宮佳麗和王宮貴族的子女悉數(shù)劫掠也運回秦國,。這樣算起來,秦始皇的后宮佳麗不止三千,,可以上萬了,。
但考古發(fā)現(xiàn),秦始皇陵園中有他祖父孝文王與養(yǎng)祖母華陽太后的墓葬,、有父親秦莊襄王與母親帝太后的墓葬,,卻偏偏沒有秦始皇皇后的墓,就連皇后,、嬪妃的資料都找不到,。秦始皇的后宮嬪妃怎么都全部消失了?眾多猜疑之后人們終于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發(fā)現(xiàn)一句話:“九月,葬始皇驪山……二世曰‘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根據(jù)這道指令,當時沒有子女的后宮佳麗全部殉葬而死,,死亡人數(shù)可想而知,。
根據(jù)記載可以確認 ,秦始皇的后宮嬪妃都是讓他的兒子胡亥給殺死的!但他自始至終為什么沒有封后呢?膠南幾位史學專家提出這樣一個概念:不分封所以不封后!這跟秦始皇的政治理想有關(guān),。結(jié)束了七國戰(zhàn)亂的局面,,將大權(quán)收到自己手中,大臣李斯建議,,切不可再分封,,應該實行君主專制。在分封的問題上,,曾經(jīng)李斯和從韓國來的韓非子還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辯論,,最終李斯的想法贏得秦始皇的認可。既然不再按功勞分封,,那也就不封后了,,一旦封后,就會增大皇后的權(quán)力,后宮與前朝又會相互勾結(jié),,這些不安定因素,,秦始皇是不允許再次出現(xiàn)的。所以縱使佳麗三千,,也沒有一個能登上皇后的寶座,,都變成了秦始皇政治抱負的犧牲品。
[編輯:蘇青]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