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立秋不入秋“老虎”仍發(fā)威
昨天是我國傳統(tǒng)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秋,,表示天氣逐漸進入由熱變涼的過渡時期,不過民間素有“秋老虎”的說法,,立秋以后還會經(jīng)歷一段高溫,、潮濕的天氣。記者昨天從市氣象臺了解到,,近期我市仍將維持高溫的天氣,,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空氣濕度會逐漸降低,,并且一早一晚或許能涼爽一些,,按照常年慣例,青島市區(qū)氣象上的入秋要到9月上旬或中旬,。
雨后氣溫又“蹦高”
昨天凌晨,,青島下了一場雷陣雨,大家原本覺得氣溫應該略有降低,,但昨天的天氣依舊炎熱,,早晨一出門就感覺到了高溫,市區(qū)最高氣溫超過了34℃,。“這幾天島城仍受副熱帶高壓邊緣影響,,氣溫較高。”市氣象臺預報員介紹,,近段時間我市最高氣溫仍將維持在30℃以上,,近幾天我市依然是雷陣雨天氣,預計明天的降雨稍大,,降雨時氣溫會略有下降,。
根據(jù)市氣象臺昨天下午4點發(fā)布的天氣預報,今天我市多云間晴,,短時陰有陣雨或雷雨,,北風轉(zhuǎn)南風3到4級,雷雨時陣風8級,,相對濕度40%至90%,最低氣溫25℃,,最高氣溫31℃,。預計明天我市仍將有雷陣雨天氣,。
立秋不入秋炎熱繼續(xù)
專家介紹,氣象學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下降到22℃以下的首日作為秋季開始,。在我國范圍內(nèi),,很少有在“立秋”之后,就進入秋季的地區(qū),,各地的秋季開始時間也不一致,,所以立秋并不等同于真正秋天的開始。
“青島市區(qū)在氣象上的立秋一般是在9月12日前后,,也有個別年份因為平均氣溫較高,,一直拖到9月中下旬才進入秋天的情況。”市氣象臺氣象專家李德萍介紹,,一般青島進入8月份后,,海霧減少,空氣濕度會略有降低,,早晚和中午的溫差加大,,早晚也會覺得涼爽。按照往年的規(guī)律,,往往在“立秋”節(jié)氣之后,,悶熱潮濕的感覺能有所緩解。主要是因為立秋以后,,隨著天氣形勢的轉(zhuǎn)變,,空氣的相對濕度會有所下降,尤其是內(nèi)陸地區(qū),,早晚的氣溫也會比之前有所下降,,晝夜溫差逐漸增大。
李德萍告訴記者,,昨天我市還處在中伏的天氣,,本月11日才進入末伏,也就是說,,今年立秋后還有一伏天,,可能會感覺更熱。特別是對沿海地區(qū)來說,,由于海水溫度調(diào)節(jié),,溫差相對內(nèi)陸要小一些,加上沿??諝鉂穸却?,仍會悶熱潮濕一段時間,不過空氣的濕度會逐漸降低,,天氣也會由悶熱逐漸轉(zhuǎn)變?yōu)楦蔁帷?/p>
立秋流行“貼秋膘”
古人將立秋作為夏秋的分界點,,隨著節(jié)氣的轉(zhuǎn)變,,自然少不了一些民間習俗。在我國,,任何一個節(jié)氣,,都少不了吃,立秋也不例外,。立秋這天,,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qū)流行 “貼秋膘”。伏天人們胃口普遍較差,,食欲不振,,所以不少人都會瘦一些。瘦了當然就要“補”,,而“補”的辦法自然首選吃肉,。這一天,百姓家吃燉肉,、肘子,、白切肉、紅燜肉,、紅燒肉,,以及各種肉餡水餃、燉鴨,、羊肉串,、涮火鍋等。其他地區(qū)還有吃雞蛋,、桃子等習俗,。
記者 孫啟孟 攝影報道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