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7月11日訊 2018年6月,,青島4歲女童“小九月”捐獻器官的事跡感動了整個島城,,并在國內引起劇烈反響,。
為了倡導和弘揚這種大愛精神,,在第29個“世界人口日”到來之際,,由青島市網絡文化管理辦公室指導,、魯網青島新聞中心主辦,、嶗山區(qū)紅十字會和青島愛心角志愿服務中心共同承辦的青島市“網事如歌 友善青島”網絡公益行動于今日在嶗山區(qū)上實中心正式啟動,。
信網在現場了解到,本次公益活動包含了遺體(獻血)事跡宣講,、救護學習體驗,、救援技術展示及無償獻血等環(huán)節(jié),還將同時啟動“網事如歌 友善青島”網絡公益平臺建設工作,,該平臺將整合島城現有民間公益志愿團體,,讓各類志愿活動“集中上線”,通過網絡新媒體等各類宣傳渠道吸引更多愛心人士參與,,將零散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做公益志愿,,進一步推進青島的“網絡公益工程”建設,讓青島成為真正的友善之城,。
活動開場,,由市北區(qū)春雨殘疾人輔助性就業(yè)中心的14名志愿者表演了手語舞《感恩的心》。“她們雖然都已成年,,但智力水平還停留在兒童階段,。這次表演的手語舞,孩子們學了3年,,但還是會出錯,。”她們的“媽媽”崔永蘭告訴信網,在就業(yè)中心的幫助下,,這些孩子們都已經能用勞動致富,。
活動現場志愿者代表初騰飛帶領現場市民重溫了“小九月”的感人瞬間和國內各大媒體對事件的報道。
“隨著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網絡公益已經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我們將積極統(tǒng)籌網上網下,,讓公益正能量助推網絡空間更清朗,。”青島市網絡文化管理辦公室綜合處處長臧海亮在致辭中表示。青島市紅十字會組織宣傳處調研員劉振伍就青島市目前的遺體器官捐獻情況和捐獻的意義做了發(fā)言和闡述,。
宣講環(huán)節(jié),,即墨尚德無償獻血志愿隊負責人遲建波向大家分享了團隊事跡,。據了解,尚德志愿隊21名隊員的人均獻血量至今已超過1.5萬毫升,,并且2017年8月30日,,他們集體簽訂了遺體捐獻協(xié)議,這個規(guī)模的集體捐獻在國內目前還是首次,。
嶗山區(qū)68歲的老人王勤才也參加了本次宣講活動,。“王勤才老人和兩個女兒都是RH陰性熊貓血,老人堅持獻血7年,,因為年齡所限不再獻血,,但他的兩個女兒又繼承了他的家風,將無償獻血延續(xù)了下來,,并且總能在第一時間響應血站的呼吁,,為他人獻出寶貴的鮮血。”嶗山區(qū)紅十字會秘書長王魯青告訴信網,。
王魯青也作為紅十字會的一線工作者對他的所見所感和現場的志愿者進行了分享和互動,。“感動、見證,、使命和自豪,,就是我從事公益事業(yè)10多年來的4個關鍵詞。那種感動是發(fā)自內心的,,令人銘記的,。”王魯青說。
志愿者代表發(fā)出公益倡議后,,在現場市民和志愿者的見證下,,“網事如歌 友善青島”網絡公益平臺建設工作正式啟動。
據介紹,,該平臺將整合島城現有民間公益志愿團隊,,并將在線上發(fā)起敬老、扶貧,、助學,、環(huán)保等系列持續(xù)的公益志愿活動,市民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專長在能力所及之內成為“業(yè)余社工”,,讓志愿行動照亮世界,讓每個人都找到實現自我價值的通道,,讓網絡公益真正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該平臺將通過小程序實現,預計9月份正式上線。
同時,,該平臺還為“九月”事跡開通了“遺體器官捐獻”專欄,,專欄將直接鏈到青島市紅十字會的官方網站,讓更多的人了解遺體器官捐獻的意義,。
信網看到,,活動現場還布置了救護學習體驗區(qū)和救援技術展示區(qū),由志愿者在現場教授大家心肺復蘇等救助常識,。
信網全媒體見習記者 徐雅琳
[來源:信網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